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德
释义

李德【英】

Thomas Reid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805-806.
[2] Thomas Reid.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Reid

定义

托马斯·李德,英国哲学家,苏格兰常识哲学创始人。就读于阿伯丁的马里沙尔学院。1751年入该地国王学院为研究员,并于1764年接替亚当·斯密任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苏格兰常识学派多数成员是他的学生。致力于反对休谟的怀疑论的经验论主张。从事实或常识出发,认为人有一些原初的自然的信仰,例如当我知觉到我面前的一棵树时,我就不仅有一个树的观念,而且相信这棵树存在。这样的信仰就是人的常识。常识是一切推理的基础,是自明的真理。其原因不是因为这些常识为大家赞同,而是因为它们是自然赋予人的,是人类自然构造的一部分,潜存于人的行为中,使我们不能不据此行动。因此在认识论上反对洛克、贝克莱、休谟把知觉的产物即观念与知觉的对象相混,认为这违背常识。知觉事实上是人对对象有关性质的感觉和信念。因此当人产生知觉时,就知道了事物的性质,并相信它们的存在。但我们这里依赖的是直觉、是常识,而不是推论,即不是如洛克所说的,因为知觉与所知觉性质之间的类似性,而由知觉的出现推论出与它类似的性质的存在。在道德理论上,认为把对与错看成纯粹的赞成与不赞成的感情是违背常识的。道德判断不是纯粹的感情的表达,而有其客观的特定的内容。认为激情应当由理性控制。理性规定了行为的两个不同但不是相反的目的,即幸福和责任。在神学上,用常识理论证明上帝的存在,认为常识的真理来自上帝的启示。因为常识是自然赋予的,而要解释常识具有的永恒不变的能力,就必须求助于这样一个事实:自然是上帝构造的。这些思想对苏格兰常识学派的哲学家和20世纪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哲学家都发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著作有《根据常识原理对人心的研究》(1764)、《论人的理智能力文集》(1785)、《人的能动能力研究》(1788)(金炳华,冯契,2001:805-806)。李德的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苏格兰常识哲学学派,对欧洲国家的哲学思想以及美国的实用主义都有巨大的影响(彼得·J·金,2007:107)。曾任阿伯丁的英王学院教授。反对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与休谟的不可知论,认为人可以直接认识客观事物。事物客观存在这一“自明”的“公理”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可否认的“常识”,因而被称为“常识哲学家”(夏征农等,2011:2623)。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 彼得•J•金.大哲学家100 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生平及成就简述[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6版典藏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这种主观论倾向与“美在对象形式的多样性中统一”的结论相矛盾,也受到了苏格兰“常识派哲学家”托马斯•李德等人的批评,他们因此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严格区别开来——“哈奇生美学思想漫说”,载于《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例句 2:
在以托马斯•李德为代表的常识派看来“知觉的客体就是客体,它在察觉万物的思想之外有真实的存在。” ——《主体意识的生成与扩张——从印象派绘画及现代艺术看主体》,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例句 3:
曾在爱丁堡大学就读,在哲学上,认为哲学是关于“人性”[包括知性、情感与道德]的科学。主张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由两类知觉[印象与观念]所组成。认为人们不可能知道知觉如何获得及知觉之外是否有客观事物存在,自称这种说法为“怀疑论”,哲学史上则被称为不可知论。其认识论思想对康德有直接影响,成为孔德的实证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托马斯•李德(Thomas Reid,1710-1796)(英国哲学家,苏格兰常识派的创始人。——《从“如画”到“崇高”》,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