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连带关系
释义

社会连带关系【英】

social correlative relation; social connection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251.
[2] 张祥建,徐晋,徐龙炳.高管精英治理模式能提升企业绩效吗?——基于社会连带关系调节效应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5(3):114.

定义

法国狄骥用语,意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中的不可分离的关系。他在《国家、客观法与实在法》(1901)中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人们的相互关系是由于人们的需要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满足;他们的不同才能也只有通过相互服务才可以得到发挥。因此,人与人的相互联系是社会事实,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效果。可见,狄骥的社会连带关系思想的理论起点是社会事实(社会连带关系.via: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在狄骥看来,“事实就是事实。”社会连带就是一种客观事实。这种社会连带的客观事实表现为:同一社会中的人们具有共同的需要,这种需要只有通过共同的集体生活才能得到满足。此外,他们还有着不同的需要和才干,只有通过彼此交换服务,发挥及应用各自不同的才干,才能满足大家的不同需要。这种客观事实可以归纳为:“一个是人们基于“相似性”而彼此相互关联;另一个是人们基于‘劳动分工’而彼此相互联系”(狄骥,1999:9-10)。在狄骥看来,这种社会连带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客观事实,是一切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魏波,2016:34)。由此可见,狄骥认为社会连带关系有两种,即同求的与分工的。同求的连带关系是机械的关系,人们为实现其共同需要而作出一种相互援助,由贡献自己同样的能力来完成。分工的连带关系是有机的关系,由于人的不平等而有不同的需求与能力,贡献自己的能力以满足他人的需求,他人的能力也满足自己的需求,因而形成广泛的分工。分工的连带关系比同求的连带关系更有力量,也更有社会性。社会连带关系中的人既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有自觉性的实体,具有个性,又有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的社会性。但狄骥不承认存在集体人格这样一种东西,他认为这:“只是思想上一种简单的看法,决不符合任何现实,并可能导致危险的后果,因为这些观念完完全全消灭个人,使他这个地被团体所吞噬”(狄骥,1962:96)。狄骥认为,社交的感觉是维系社会连带关系的重要基础。社交的感觉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对组成一定的社会集团如组成部族、家族、城市或民族所存在的感觉”,“对某一种经济规则或道德规则的遵守如不用依法申诉作制裁,则维持社会整体化的连带关系的纽带就将破裂”(狄骥,1962:85)。狄骥的这个概念说明他的整个政治学思想是在社会连带关系基础上说明社会结构、人的社会活动与人的权利与义务。

定义来源

[1] 社会连带关系.via: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2] 狄骥.宪法学教程[M].王文利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3] 魏波.狄骥社会连带主义法学思想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 狄骥.论宪法[M].钱克新译.商务印书馆,1962.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对于“敌意媒体效果”的研究,研究者多强调个体卷入和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虽然也有些研究涉及人际网络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但对社会连带关系与个体卷入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类作用在敌意媒体效果产生中的影响却很少关注。——“社会互动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hostile media”, researchers mostly put their empha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involvement and individ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lthough some research digs into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network,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al linkages and individual involvements, and the effect of such interactions.

例句 2:
被害人承诺尽管是对自身权益的自决放弃,但其权益承诺处分的范域是有限的。而这种有限之设定又具有正当性,其根据源于:一是刑法的公法属性限定了个人自决权的行使范围,即不能突破维护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所设定的底线;二是人的本质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连带关系警示个体不能也无法脱离于社会,被害人承诺必须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和导向;三是法的价值理念已由个人本位嬗变于社会本位,这意味着个人自由的持久保障首先要实现社会利益的确保。——“关于被害人承诺有限性之正当性根据考量”,载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Although victim’s promise abandons his/her rights and benefits actively, the scope of this disposition is limited, and the enactment of the limitation has justness. Its basis origins from: first, the attribute of criminal law, which restricts the scope of personal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In other words, it can’t break the underline set by social order and ethical norm. Second, the human essential attribu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olidarity cautions attention of not breaking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