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万隆会议 |
释义 | 万隆会议【英】the Bandung Conference译文来源Xi Jinping.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4: 345. 定义万隆会议即“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举行。会议发起国为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29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4月19日,有人在大会发言中提出所谓“共产主义威胁”、“颠覆活动”和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对中国进行攻击。针对这一情况,周总理首先明确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亚非国家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宋恩繁等,1997:193)。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大规模国际会议。会议广泛地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世界和平与合作,以及与会国的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通过了《亚洲会议最后公报》。公报倡议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十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准则。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增强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和鼓舞了亚非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万隆会议后,非洲人民的斗争普遍不满足于实现内部自治的主张,要求真正的独立,这是政治觉悟提高的表现。随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斗争规模空前扩大,波及地区很广,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形势。参加民族独立斗争的群众更加广泛,斗争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非洲独立国家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推动着尚未独立国家人民的斗争深入发展(陆庭恩等,1995:304-313)。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从独立自主、反帝反殖,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亚非地区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万隆精神也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定义来源[1] 宋恩繁,黎家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记(第一卷)[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例句1. 我们不会忘记,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中国向尚未建交的阿拉伯国家承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40多年前,13亿个阿拉伯国家和非洲朋友一道,投票赞成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我们不会忘记,近万名中国医生奔走在阿拉伯国家田野乡间,救死扶伤;而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最慷慨的援助来自阿拉伯兄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314 1. We will not forget the promise to support the cause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that Chinamade to the Arab states—with which we had not yet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at the Bandung Conference 60 years ago. Nor will we forget the votes cast over 40 years ago by 13 Arab states, together with our African friends, for the PRC to regain its UN seat. We will not forget the 10,000 Chinese doctors who worked to save lives in the Arab states. Nor will we forget the most generous aid China received from our Arab brothers after the massive Wenchuan earthquake. -Quoted from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2014: 345.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