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家主义 |
释义 | 国家主义【英】statism译文来源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Translated by Zhang Yibing.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8: 162. 定义国家主义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通过进行抽象的国家概念和“爱国精神”的灌输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国家利益。它产生于欧洲,代表人物是18世纪初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他在其代表作《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提出这一思想。费希特的演说在鼓励德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中起过积极作用,但他所宣传的德国民族优越论后来为德国反动派所利用(高占祥,1994:6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家主义思潮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成为直接为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服务的、极其反动的社会思潮。国家主义对外打着“民族至上”的旗号,宣扬“民族优胜论”,认为“优等民族”有权统治“劣等民族”,煽起民族对立和仇恨,发动侵略战争;对内打着“国家至上”的幌子,强化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实行反人民反民主的独裁统治,镇压人民革命,要求人们牺牲个人的自由、幸福,放弃斗争,服从剥削阶级的国家利益(王建民,1991:318)。国家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中国国家主义派的理论基础。1923年12月,中国留法知识分子曾琦、何鲁之、张学柱等人在巴黎成立了“中国青年党”,标榜“国家主义”以反对共产党,向帝国主义和当权的反动派领取津贴,他们代表的是大地主和大买办阶级的利益(via: http://book.duxiu.com/EncyDetail.jsp?dxid=900006481064&d=3639B56F922C296C2A3DDD6926B96C15)。 定义来源[1] 高占祥.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历史卷(下卷)[Z].长春出版社,1994. 例句1. 一些更激进的南斯拉夫人则把列宁主义的党视为对马克思的背叛而加以唾弃。在他们看来,列宁主义的直接结果是可界定为一种制度的“国家主义”,在这其中:国家机构同共产党的机构及其构成纽带机制的其他政治组织完全混为一体。——《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153 1. More radical Yugoslavs have rejected the Leninist party as a betrayal of Marx. According to them, the direct result of Leninism has been ‘statism’ defined as a system in which the state apparatus completely coalesced with tho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other political organisations constituting it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162.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