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格律恩 |
释义 | 格律恩【英】Karl Theodor Ferdinand Grűn译文来源[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427. 定义格律恩(Karl Theodor Ferdinand Grűn,1817—1887),德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在马克思恩格斯制定科学历史观的时候,他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景源,2014:269)。1817年9月30日生于德国吕登沙伊德城。早年在波恩和柏林攻读哲学、语言学,是青年黑格尔派。1842—1843年任资产阶级激进派报纸《曼海姆晚报》主编。1844年结识赫斯,成为“真正社会主义”流派的重要成员。1845年后,在巴黎结识蒲鲁东并深受其影响,以社会主义理论家的身份进行活动。1848年曾当选为普鲁士国民议会议员。1851年起流亡比利时,在国外曾担任过艺术史、文学史和哲学史教授。1850—1861年侨居布鲁塞尔。1861年回国后,先后在法兰克福等商业工艺学校任艺术史、文学史和哲学史教授。1867年起定居维也纳从事研究和写作,并从思想上、理论上使“真正社会主义”更为系统化。1874年出版了费尔巴哈的书信集和遗著,1887年2月18日在维也纳去世(金炳华等,2001:427)。其理论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为基础,宣扬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和抽象的人性,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主张用工人小额储蓄开办工厂,进而购买整个社会生产力,以此废除资本、消灭贫困和实现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反克利盖的通告》等著作中,对其思想理论进行了彻底批判。主要著作有:《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主义运动》、《费尔巴哈和社会主义者》、《从人的观点论歌德》、《当代哲学》等(廖盖隆,1993:1039)。 定义来源[1] 冯景源.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例句1. 据史料记载,蒲鲁东于1844年2至4月和1844年9月至1845年2月在巴黎活动。其间,他主要与卢格、巴枯宁、格律恩和青年马克思交往。——《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95 1.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Proudhon was active in Paris from February to April of 1844, then again in September of that year until February of 1845. During this time, h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Ruge, Bakunin, Grün, and young Marx.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62. 2. 在几个月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所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这样一段极重要的话,他们批评格律恩抄袭“赫斯的明显的错误”。——《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327 2. In The German Ideology that Marx and Engels wrote several months later, they criticize Karl Grün for copying “Hess’ obvious mistakes.”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249. 3. 以我的见解,后来蒲鲁东从格律恩那里或多或少也了解了一些黑格尔哲学。——《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475 3. It is my opinion that Proudhon understood some Hegelian philosophy from Karl Grün.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372.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