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抽象继承
释义

抽象继承【英】

abstract inheritance

译文来源

[1] 俞吾金.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遗产?——从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说起[J].社会科学,2013(05):110.
[2] Abstract inheritance. via: https://teamtreehouse.com/library/django-forms/more-on-models/abstract-inheritance

定义

抽象继承是“对历史上哲学遗产及道德遗产的一种继承方法。中国冯友兰于《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和《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这两篇论文中首先提出”(金炳华等,2001:174)。其主要内容是:(1)“在中国哲学史中有些命题,如果作全面地了解,应该注意到这些命题的两方面意义:一是抽象意义,一是具体意义”;(2)“哲学体系中的主要命题,如果有可以继承底价值,它底抽象意义是可以继承的,具体意义是不可以继承的”;(3)“哲学史的某些命题,我们若专注重其抽象意义”,那就是“对一切阶级都有用的”,如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其抽象意义是“无论学到什么东西,学了之后,都要及时的经常的温习和实习”,这至今正确,对我们仍然有用;而其具体意义是叫人学诗、书、礼、乐等传统的东西,这在现在就没多大用处,不需要继承。“赞成这一观点的人声称必须抽象继承封建统治阶级道德,否则就不会有无产阶级道德。抽象继承法提出后,在学术界几度引起大规模的讨论。有的认为抽象继承法是一种‘可取的方法’,‘甚至是接近正确解决哲学继承的方法’;有的则认为这一方法割裂了具体和抽象的辩证关系,这种对道德遗产的分析,不符合历史的真实逻辑,而且撇开劳动人民的道德传统,易于导致抽象的、共同的道德论,因而不是一种应取的科学方法”(金炳华等,2001:174)。

定义来源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引起学术界强烈的争议,至今尚未澄清。——“冯友兰‘抽象继承法’引起争论原因及重新定位”,载于《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This article tries to define Feng Youlan’s “Abstract Inheritance Method”. Initially a histor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reason for the argument of Feng Youlan’s “Abstract Inheritance Method” before and after the 1960s.

例句 2:
“抽象继承法”上世纪60年代前后曾在学术界引起过强烈的争议,但作为一种哲学史方法,不容否定其提出的理论合理性。——“‘抽象继承’与‘批判继承’的关系——兼论中国文化现代化”,载于《泰山学报》2009年第2期
Although the theory of abstract inheritance initiated a heated discussion in literary circles in 1960s. As a method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rationality is not open to doubt.

例句 3:
冯友兰先生于1957年提出的所谓“抽象继承法”试图走出这两个极端。——“从抽象乌托邦到具体乌托邦: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文本研究”,载于《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The method of abstract inheritance put forward by Mr. Fung Yu-Lan in 1957 tried to go out of these two extremes.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