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革命与起义》【德】
Konterrevolution und Revolte
译文来源
[1] Sim, S.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M].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1: 85.
[2]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987.
[3]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unterrevolution_and_Revolt
定义
马尔库塞著。1972年出版。该书是1968年西方“五月风暴”之后作者论述其社会批判理论的著作。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人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深入到了存在本能与生理层次,人所追求的自由也要从本能和生理层次出发,要从原始冲动的解放做起,不仅停留于改变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上面。书中修改了作者对“单向度的社会”的见解,认为当前的社会并不是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的社会,这反映了他对“五月风暴”的社会斗争的认识。该书对青年学生、流浪汉、失业者和无产者作为革命动力的作用的看法也有所降低,认为青年学生虽思想激进,且可以把革命思想灌输到群众中去,但他们脱离物质生产过程,在革命中只起一种“催化作用”,并不能取代工人阶级作为革命的动力,而流浪汉、失业者、无产者等则只是“希望的酵母”。书中强调个人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关系,认为没有个人解放就没有革命,但没有社会解放,也没有个人解放,从而使他以前所强调的个人解放与个人本能的解放等理论也有所削弱(金炳华,2003:987)。
定义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例句
1. “马克思主义”与“解放”已经开始成为相互排斥的术语,尽管马尔库塞有时觉 得有必要约束解放在个体层面的表达方式。正如他后来在《反革命与造反》(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中稍微提到的那样。——《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33-134
1.
2. 共产主义的历史变成了预示着“反革命获得胜利”的漫长压迫故事,并且凯特从中看不到更多的希望。对于从革命的群体那里发现“被压迫者的压迫者心态”,米歇尔的充满争议的著作《妇女的地位》表现出了担忧。——《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203
2.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马尔库塞对当时的政治革命充满信心,认为“新感性”与政治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感性的实现需要政治革命的促进。在《反革命与造反》中,他多用“新意识”一词,而新意识包含了新感性,他还在继续进行着新感性的研究。——《马尔库塞论新感性的解放》,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The New Sensibility needs the promotion of the political revolution. In Marcuse’s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he thinks the New Sensibility has a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litical revolution.
例句 2:
通过解读马尔库塞后期的《论解放》、《反革命与造反》以及《审美之维》等著作,本文指出马尔库塞进一步离开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提出新感性理论,并企图借助艺术革命的途径来实现爱欲解放。——《感性异化与感性解放——对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思想的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By analyzing Marcuse’s later works, “essays on liberation” and “aesthetic dimension”,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in the new situation, Marcus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new sensibility and attempted to achieve liberation through the art revolution. This meant Marcuse changed his theory on liberation, and deviated from Marx's theory of labor liberation.
例句 3:
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极度的精神痛苦,构成了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对这一社会现象,西方有些学者不但注意到了而且作了很多分析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建设所描述的生产力水平在技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达到了”(《反革命和造反》),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成了“富裕社会”。——《评马尔库塞对“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现象的批判》,载于《探索与争鸣》198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