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话语形构
释义

话语形构【英】

discourse formation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553.
[2] Discourse.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scourse

定义

法国福柯用语。指话语对象和话语自身。在《知识考古学》中提出。认为话语对象与在常规句子中不同,是在相关的领域里迂曲构成的。话语由三个方面形成:(1)出现外层,即一个特殊构成赖以出现的社会文化领域;(2)划界根据,主要由知识与权力机构起主导作用;(3)构成规则,即相关的说明构架。认为话语对象与话语自身在共同过程中一起出现,三个方面并不存在于隔离状态中,相反却以形成话语的可能性条件的高度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话语构成与非话语构成的同构性与一致性是虚构的(金炳华等,2001:553)。福柯想要描述的是一批声明(即话语)之间的离散体系,定义的是陈述类型、观念间或主题选择间的规律性,就是在研究话语形构(discursive formation)造成这种因素间离散状态的规律性,可称之为架构的规则(rules of formation),正是这种规则造成了话语对象的出现。因此,话语不是有关某种独立话语对象的描写,相反,该话语对象的出现恰是一组架构造成的,所以福柯关注什么使得对象得以出现,而不是对象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至此,话语的含义得以凸现。作为陈述群,它不再是某种大于句子的、含义不变的纯粹语言单位,而是一种在某种规则而非单一主体的指引下,形成话语对象的、变动不居的运作。福柯认为考古学还进行比较的分析:“即‘比较’各‘话语’运作间、以及‘话语’运作和‘非话语’运作间的关系’(福柯,1993:52)。与通常的比较目的和效果不同,在话语之间的考古学比较“意不在化约各话语间的分歧性,或勾勒出统合各话语的总体性,而在将其分歧区分为不同的象征。考古学式的比较不会带来总合性的效果,而是带来分歧性的效果”(福柯,1993:291)。与此相类,考古学还“揭露了话语形构和及非话语领域(制度、政治事件、经济运作及过程)间的关系”,同样,“这些亲密关系并不意味着揭露伟大的文化延续性,也不是要揭示因果律的结构”(福柯,1993:295)。概言之,考古学的比较分析并不服务于某种整合历史的努力,而是想揭示“……一特殊的阶层,在其中,历史可以给一些明确的话语型态一个地位,而这些明确的形式有它们自己的历史性,而且是与其他各式各样历史性所构成的整体相结合”(福柯,1993:298)。显然,这里的比较分析的内涵为福柯后期思想的发展埋下了伏笔(郑鹏,2012:131-132)。可见,作为话语理论的代表人物,福柯对当代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 福柯.知识的考掘[M].王德威译.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
[3] 郑鹏.话语、考古学、谱系学——福柯话语理论的迁转与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12(2).

例句

1. 虽然话语没有改变,但叙事形式改变了。但是,由于马克思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基础上所建构的历史现象学,始终是伴随着他的经济学科学的创造性思想实验发生发展的,他并没有在经济学之外以纯哲学的话语直接表述历史现象学,这正是导致后来我们无法从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剥离出这一深层理论话语的原因。——《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530

1. Though his discourse did not change, the form of his expression did change. However, because the historical phenomenology that Marx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al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consistently developed along with his economic, scientific, creative thought experiments, he never directly expresse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utside the realm of economics with purely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This is why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extract this underlying level of theoretical discourse from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economics.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418.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当我们回溯共和主义传统时就会发现政治义务话语形构了共和主义的理论底色,它们两者都强调公民应该以政治共同体的共同善为行动的逻辑起点,而且共和主义认为在政治共同体当中公民通过对政治义务的承担行为而对自身进行了归属性界定。——《共和主义政治义务:一种尝试性理论建构与逻辑审视》,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To some extent, the discourse of political rights has an absolute discourse domination in the current political discourse market, while the discourse of political obligation that is in the marginal discourse status increasingly has a hidden attribute.

例句 2:
作者是话语实践复杂运作的产物,作者形象及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因文化传统和话语形构的改变而改变。——“从‘人之死’到‘作者之死’——福柯作者理论探析”,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例句 3:
一个偶然的原因,见到了朱崇科的学术专著《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形构》,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书名颇有些出挑,更要翻一翻了。——“朱崇科《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杂议”,载于《文艺研究》2016年第5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