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拉摩的侄儿》
释义

《拉摩的侄儿》【法】

Le Neveu de Rameau ou La Satire seconde

译文来源

[1]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nis_Diderot#Early_works
[2]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meau%27s_Nephew

定义

《拉摩的侄儿》是18世纪法国作家狄德罗所著的哲理小说。主人公是作曲家若望·菲力普·拉摩的侄儿,作品主要由“他”与作者(“我”)的对话构成。拉摩的侄儿是个潦倒的音乐家,流落于酒吧,或充任家庭音乐教师,借以糊口,最后沦为贵族富翁家的食客,靠阿谀逢迎、出卖尊严来换取一点施舍,而当他稍微顺利的时候又衣冠楚楚、神气十足。他一方面有很强的理智和清醒的自我认识,痛感自己的懒惰、卑下和堕落,却又仍然过着那种作践人格、可怜可悲的生活,无力自拔也不愿解脱。他有很高的艺术才能,知识丰富,见解深刻,对社会的不公、金钱的罪恶、风气的败坏都能作出尖锐深刻的评论,但自己也要去做“最蛮横无耻的流氓”,采用卑劣的手段去攫取个人利益,否认一切信仰和道德原则,奉行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金炳华,2003:61)
 该书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就道德、艺术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他在戏剧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严肃戏剧”的概念。这种戏剧突破了传统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是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即后世的正剧。他也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者之一。(《拉摩的侄儿》.via: http://www.baike.com/wiki/%25E3%2580%258A%E6%8B%89%E6%91%A9%E7%9A%84%E4%BE%84%E5%84%BF%25E3%2580%258B&prd=so_1_doc)

定义来源

[1] 《拉摩的侄儿》.via: http://www.baike.com/wiki/%25E3%2580%258A%E6%8B%89%E6%91%A9%E7%9A%84%E4%BE%84%E5%84%BF%25E3%2580%258B&prd=so_1_doc
[2]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拉摩的侄儿》揭示了两种伦理观念的对立;“我”坚持传统的伦理观念,尊崇美德;“拉摩的侄儿”代表的则是利己的功利主义。——“《拉摩的侄儿》中两种伦理观的对立”,载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In the novel “Rameau’s Nephew” there are two ethical values contradicting each other: ‘I’ insist on the traditional value and think highly of virtues; and the ‘Nephew’ followed utilitarianism.

例句 2:
在《拉摩的侄儿》这部小说中,狄德罗通过对拉摩的侄儿这一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他对启蒙伦理的反思。——“从《拉摩的侄儿》看狄德罗对启蒙伦理的认识”,载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Rameau’s Nephew” is an extreme of the didacticism in the 8th centure. Denis Diderot expressed his reflection on didactic morality through shaping the figure—Rameau’s Nephew.

例句 3:
《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为数不多的哲理小说作品中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影响深远。——“复调多声部的小说艺术——解读《拉摩的侄儿》兼与李海峰同志商榷”,载于《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Rameau’s Nephew is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representative philosophical novel by Diderot.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