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哲学的贫困》 |
释义 | 《哲学的贫困》【法】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译文来源[1] Zhang Yibing: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M]. Göttingen: Universitätsverlag Göttingen, 2014: 372. 定义《哲学的贫困》原是法国政论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普鲁东(Proudhon Pierre-Joseph,1809~1865)于1846年发表的著作,在该书中,普鲁东企图以政治经济学来论证自己的改良主义思想,反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普鲁东.via:http://baike.baidu.com/view/14933158.htm)。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哲学的贫困》,这是马克思针对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一书而写成的一部论论战性著作,以法文写作(以便直接对法国工人起作用,把他们从普鲁东的错误影响下解放出来),写成于1847年上半年,并于同年7月在布鲁塞尔和巴黎出版。本书一共两章八节:第一章是立足于马克思正在撰写修改的《政治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经济学研究;第二章是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致安年柯夫的信》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准确的说,《哲学的贫困》是一部哲学经济学论著,在本书中,马克思运用了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济学。总的来说,这些讨论在基本观点和方法上是正确的,但由于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真正解决政治经济学的深层问题,从而也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经济学的总体逻辑,其中的大量观点还依托于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而马克思经济学的真正创立,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完成的(哲学的贫困.via: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Ta1fPpCgDS8rMtMstj1BXqKxobPnEwmFvpMZ6_uD3__-ci2xNI3CPHjpcOfgkCaW-howraR_kwQOjgoSCee8kQ06jhciAqv1O88M-sA4_VKWzb0FL1yZEiS3OQcoeMNBJGv_DaXCKQATkHNEa4hfLuSlvVe3wg3Tv0e4embbutiLXUpmgW-yrHywTJU4khQXO5dtHnDzgU2jw-JQ2xUMq - 3)。 定义来源[1] 普鲁东.via:http://baike.baidu.com/view/14933158.htm 例句1. 首先,可以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等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但这些著作不同于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精神现象学》、《哲学全书》或《逻辑学》,不同于阐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未来哲学原理》,他们并没有提供马克思理论立场的系统阐述。——《保卫马克思》,1984:27 1. 2. 第二次转变则是在《评李斯特》一文中初见端倪,并发生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完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致安年柯夫》和《哲学的贫困》中的真正自觉地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革命。——《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8 2. 3. 马克思这时发现,这种狭义的经济活动和结构本身是历史的与暂时的。这是《马克思致安年柯夫》和《哲学的贫困》的理论成果。一般物质生产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永恒的自然必然性;而物质生产形式发展到现代商品经济方式之后,很大一部分经济活动是由市场竞争的交换系统生成和建构出来的流通与分配的中介性过程。——《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513 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