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背景语境 |
释义 | 背景语境【英】context; background译文来源Zhang Yibing. A Deep Plough: Unscrambling Major Post-Marxist Texts From Adorno to Zizek [M]. Berlin: Canut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2007: 380, 452. 定义背景语境通常指言语交际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它们作为一种知识存在于交际主体的知识结构中,从而构成言语交际的背景。言语交际存在于背景语境中,因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任何交际主体都无法摆脱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同时任何成功的交际都离不开相关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宗教等背景知识。也就是说,言语交际的生成受到背景语境的制约,同时背景语境也是交际主体间相互理解的必要条件(吕明臣,2008:198)。背景语境是一个意义抽象而广泛的概念。背景语境是指在与某一语言现象相关或导致某一语言现象产生的环境和事件。它不只是围绕某一语言现象的直接的声音和图像, 而是语言交际参与者和他们所从事的语言交际活动背后的整个文化历史及其它因素。背景语境包括许多因素,如:文化因素、历史因素和其他相关知识。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社会信仰与实践的总和”。具体地说,文化是指“特定人群活动和思想的总和,其物质表现和过程,以及其特定的环境”。作为翻译中意义对等的基本问题,奈达曾把文化语境分为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历史语境指言语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语言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历史语境也可能影响到交际主体间的理解。总之,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作为背景语境中的两大要素在文本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李进喜,2009:87-90)。 定义来源[1] 吕明臣.网络语言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例句1. 笔锋至此,相信读者已经不难在这几位大师的言说里,寻到德里达本书幽灵说中某些话语的踪迹,基于以上重要的背景语境,我们再来考察看德里达的幽灵说。——《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2008:288 1. From the above illustration of several philosophical thinkers, I believe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certain traces of the specter discourse in Derrida’s book. Once the important context is clear, we shall come to Derrida’s specter theory next. -Quoted from A Deep Plough: Unscrambling Major Post-Marxist Texts From Adorno to Zizek, 2011: 380. 2. 依我的看法,这里的深层背景语境是那个由齐泽克重新读过的黑格尔。不同与传统黑格尔研究中人们普遍将其视为以绝对观念终结一切的形象,齐泽克认为黑格尔哲学的本质恰恰是“非大全”、非绝对的。——《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2008:349 2. In my opinion, the background for this is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Hegel by Zizek.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Hegelian absolute idea to put an end to everything, Zizek regards the essence of the Hegelian philosophy as “non-comprehensive,” non-absolute. -Quoted from A Deep Plough: Unscrambling Major Post-Marxist Texts From Adorno to Zizek, 2011: 452.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