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嘉图巴罗假说(又作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李嘉图假说、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李嘉图等价)
释义

李嘉图巴罗假说(又作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李嘉图假说、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李嘉图等价)【英】

Ricardian equivalence proposition; Ricardo-De Viti-Barro equivalence theorem; Ricardian equivalence

译文来源

Ricardian equivalence.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ardian_equivalence

定义

又称“巴罗—李嘉图假说”,一种关于减税只会使储蓄增加,而不会使消费者增加的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D·李嘉图(D. Ricardo)在19世纪提出,70年代又由美国经济学家R·巴罗(R. Barro)进行了修正与发展。其基本观点是,一时性税收减少只会引起储蓄增加,而不会增加消费。假定最初财政预算是平衡的,政府减税就会引起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赤字政府就要发行债券。所发行的债券要在以后的年份偿还本金与利息。这样,政府为了偿还债务就会在以后提供高税率。现在减税意味着未来的增税。税收的变化并不影响持久收入,从而也就不影响消费。在政府减税时,人们把减税所引起的收入增加储蓄起来,以便支付未来更高的税收。这样一时性的税收减少就并不是增加消费,而是增加了储蓄。但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假说表示怀疑,实际统计资料也并不完全支持这一假说。在有些时期,税收减少,储蓄增加,但在另一些时期,也往往是税收减少,储蓄并不增加,甚至还减少。反对这种假说的经济学家认为,李嘉图—巴罗假说所分析的理性人,即能合乎理性地分析政府减税的短期与长期效应,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只有在这一假设下,人们才会把减税所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但实际上,人并不具有这样的理性,他们会把减税看作自己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把政府增税偿还债务看作以后几代人的事情,这样,他们就会把减税所增加的收入用于增加消费了。一般认为,减税既会影响储蓄,也会影响消费,但对哪一方面影响大则难于作出一般性结论,要取决于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刘伟等,1994:373)。

定义来源

刘伟,梁小民,雎国余,杨云龙.经济学大辞典[Z].团结出版社,1994.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