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格主义神学 |
释义 | 人格主义神学【英】theology of personalism译文来源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169. 定义人格主义神学是现代基督新教神学思潮,19世纪末创立于美国,在美、法、德、英等地广为流传,20世纪50年代达到高潮,对现代资产阶级宗教哲学影响很大。新人格主义神学主要指以鲍恩为代表的美国新教神学流派(卓新平,1998:278)。其创始人是美国监理会牧师鲍恩,主要代表有佛留耶林和布莱特曼等。该派认为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情感、知觉、意志等机能的主体,是唯一的实在。世上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有人格。世界即由各种具有人格的东西组成。其中,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上帝的意志是最高的人格,它决定着世界上各种人格的发展,是其它各种人格的顶点和归宿,其它人格都在上帝那里获得最高的自我实现。因此,上帝的意志便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决定着世界的发展。该派认为阶级斗争等社会冲突皆由人的内心冲突所引起。因此,人们只需要改造“人格”或人的几个身体状态而不必改造现存的社会制度,不必改造客观世界(李盛平,1989:24)。作为一种宗教神学理论,它由人格主义引申而来,其主要代表为美国波温。它主张从人的灵性和精神的意义去寻找上帝的形象和神意的作用,强调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承认个人的我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自主作用,并认为人格是一种自我意识、自我创造和自我控制的力量,人格使世界获得意义,世界相对于人格而存在。人格主义哲学与人格主义神学的区别在于:人格主义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是人赖以生存的世界,两者是统一的,由人了解世界、看待世界。人格主义神学追求神与人的和谐。世界是从属于人的,是神人关系中的一种环境的因素。在这种神人关系中,人成为一般的人,即人格的人,人与上帝是面对面的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有一种亲切的人道主义的联系(冯契,2001:1169)。 定义来源[1] 卓新平.当代西方新教神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8. 例句1. 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译介,却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它似乎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形式,这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同现象学、人格主义和存在主义等日渐流行的哲学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295 1. The translation of Marx’s early writings—and particularly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gave the impression that a very different form of Marxism was available, one that could enter fruitful dialogue with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 philosophies of phenomenology, personalism and existentialism.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309.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