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活方式
释义

生活方式【英】

life-style; way of life; mode of living

译文来源

[1] 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30, 177.
[2] Mao Tse-tung.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 4) [C].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61: 185.

定义

狭义指个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广义指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特征的总和,包括劳动生活、消费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等活动方式(金炳华,2003:303)。生活方式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如何生活,指在文化、价值观、人口统计特征、个性特征、社会阶层和参照群体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兴趣和看法,是一个人如何在行动中表现自我的方式(钟旭东,2014:113)。“生活方式”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王志成等,2013:82),它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文化、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等(潘成杕,2013:56)。生活方式是一般社会学基本范畴之一,即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生活活动的稳定方式。它表现为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是个人和群体生活活动形式的总称,包括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家庭生活、日常活动等各方面生活。既是一种物质消费方式,又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生活方式受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对它有重要影响,政治制度、民族传统习惯、宗教信仰、人生观、文化水平、自然环境等也对它有一定影响。生活方式是全部自然和社会条件、物质和精神因素对人们生活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社会则具有阶级性(廖盖隆等,1993:2114)。生活方式原属日常用语,19世纪中叶以来,开始作为科学概念出现在学术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概念同时提出。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其他著作中多次使用这一概念,用以揭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阐述了有关生活方式的重要思想(生活方式.via:http://baike.baidu.com/item/%E7%94%9F%E6%B4%BB%E6%96%B9%E5%BC%8F/2853)。“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马克思等,1995:67)。“每一个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列宁,1988:356)。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切剥削阶级(尤其在走向没落时)的生活方式,在本质上都具有寄生性和荒诞、奢侈、腐朽的特点。在社会主义中国,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建立和形成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即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它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多样性(金炳华,2003:303)。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 钟旭东.消费者行为学:心理的视角[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 王志成,苏伟平.终约:后现代基督教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 潘成杕.挑战人寿极限[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
[5] 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Z].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6] 生活方式.via:http://baike.baidu.com/item/%E7%94%9F%E6%B4%BB%E6%96%B9%E5%BC%8F/2853.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人民出版社,1995.
[8]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M].人民出版社,1988.

例句

1. 考茨基也意识到一个“新中产阶级”正在产生,但他总是坚持认为,即便这个阶级的生活方式是资产阶级的,他们却终究要无产阶级化、并加入到阶级斗争中去。——《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26

1. Kautsky also realized that a ‘new middle class’ was coming into existence, but he always maintained the view that, however bourgeois their life-style might be, they would eventually become proletarianised and enter the class struggle.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30.

2. 劳动的专门化和社会的普遍分裂,意味着人及其周围的世界被视为抽象的、分立的、没有内在联系的单个实体。资产阶级必然这样地看待事物,因为这一观点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必要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169

2. The specialisation of labour and the general atomisation of society meant that people and the world surrounding them were viewed as discrete, separate entities with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The bourgeoisie had necessarily to view things like this, for it was essential to their way of life.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177.

3. 地主富农在老解放区减租减息时期改变生活方式,地主转入劳动满五年以上,富农降为中贫农满三年以上者,如果表现良好,即可依其现在状况改变成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1165-1166

3. Among those landlords and rich peasants in the old Liberated Areas who changed their mode of liv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rent and interest reduction, the landlords who have engaged in physical labour for five years or more and the rich peasants whose condition has been reduced to that of middle or poor peasants for three years or more may now have their class status chan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present condition, provided their behaviour has been good.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 4), 1961: 185.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