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观教育(即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
释义 | 三观教育(即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英】education of Three Outlook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outlook on values)译文来源丁养东.对青年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2):29-31. 定义三观教育,即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广观教育的统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特别是对干部和党员的“三观”教育。把它视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江泽民在历史新时期从建设有中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出发,明确提出“三观”教育的重大任务。他指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内部矛盾的不断运动中向前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通过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又不断地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是我们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规律,也是我们党的干部成长进步的规律。”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最重要的是引导和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用以武装头脑和指导各项工作。中共中央曾在1998年发出《通知》,指出“三观”教育者重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二是始终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三是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承受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四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反腐倡廉,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三观”教育是“三讲”活动的主要内容(金炳华,2003:862)。张新指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张新,2006:43)。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义来源[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