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门得列耶夫(又作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释义

门得列耶夫(又作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英】

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译文来源

[1] Dmitri Mendeleev.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mitri_Mendeleev
[2]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04.

定义

门得列耶夫,又作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1834年生于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早年就读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中学。1850年入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数理系,1855年毕业后被聘为里舍利高等政法学校附属中学的老师。1856年获得硕士学位。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到欧洲深造,1861年回国获博士学位,后应聘任彼得堡工业学院化学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随后任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1890年,因同情学生运动而辞职。1893年任度量衡总局局长。确信“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认为“研究自然就意味着揭示规律性”,强调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提出科学假说或学说,认为只有把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才能发现一般规律,作出科学预见。1869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比较、综合和归纳,发现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一文。1871年,依据周期律纠正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预言了镓、钪、锗等十几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这些修正和预言多数为后来的实验所证实。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化学研究从只限对无数个别的零散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把原本认为是彼此孤立,不相依赖的各种元素看成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表明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使人们在对化学元素的认识上,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门捷列夫的这项划时代的工作,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马克思等,1972:490)。门捷列夫还在溶液水化理论、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同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气体的临界温度、煤的地下气化、统一俄国的度量衡等方面作出了贡献。由于他的成就和声望,欧洲各大学和科学院纷纷授予他名誉教授和名誉院士称号。他坚持原子的客观性,但否认原子的复杂性和电子的存在,认为“承认原子可分解为‘电子’,依我看来,这样只会使事情复杂化,而丝毫也不能澄清事实……”(盛根玉,2011:69),这也是门捷列夫学说的一大局限。苏联学者扎布罗茨基就曾指出:“如果说门捷列夫在创作道路的开始,要求以广泛的物理观点来解释化学问题,那么晚年在解决广泛的物理问题上他开始捍卫的仅只是化学观点。因此这种与科学发展中的进步趋向背道而驰的企图没有得到成功是很自然的”(扎布罗茨基,1959:159)。门捷列夫反对神降术,1876年作为彼得堡大学物理协会神降术现象研究委员会的发起人,刊布了“关于神降术判断的材料”,揭露“神降术是因无意识的活动或者有意识的欺骗所引起的,而那一套理论是迷信”。门捷列夫的主要著作有《化学原理》两卷、《门捷列夫全集》二十五卷。

定义来源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1972.
[2] 扎布罗茨基.门捷列夫的世界观[M].香港:三联书店,1959.
[3] 盛根玉.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历史考察[J].化学教学,2011(5).

例句

1. 参见托洛茨基1925年对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评论(Sochineiya, Vo1. 21, pp. 268ff)和他的《保卫马克思主义》(New York, 1973),尤其是其中的第44页以下和第73页以下。——《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132

1. See Trotsky’s comments in 1925 on the chemist Mendeleyev (Sochineiya, Vol. 21, pp. 268ff.) and his In Defense of Marxism (New York, 1973) particularly pp. 44f and 73ff.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14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得列耶夫——“名言录”,载于《成人教育》1982年第1期

例句 2: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有可能顺利完成任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马克思正是用唯物辩证法写出这部伟大的著作的。门得列耶夫(1834—1907)通过分类和比较,发现周期律;爱因斯坦(1879—1955)运用数学方法和理想实验,创立相对论;德布罗意(1892—)根据对称和类比的思想,提出物质波。——“试论科学研究的方法”,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10: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