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物质辩证法 |
释义 | 物质辩证法【英】dialectics of matter译文来源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968. 定义意大利科莱蒂用语。指黑格尔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一书中提出(金炳华,2003:968)。黑格尔认为,处于概念之外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只有被吸纳进概念才具有自己的本质;实在的变成了理念的,理念的变成了实在的;具体的使得自身变成了抽象的,而抽象的却变为了具体的。正如凤凰涅槃之后才能新生,有限之物必须在无限之物的洗礼后才能找到自己的“新身”。由此有限之物就始终处于一个辩证的过程之中,科莱蒂称之为“物质辩证法”,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要特征是:取消个别有限实体的独立存在,即把本来外在于无限(即观念)的有限实体变成内在于无限的从属性的东西。有限之物就是无限之物,真实的就是理性的,换言之,真实的对象,即此时此地此物,已经不再存在,存在的是理性,是观念,是逻辑上对相反之物的包容和吸纳。另一方面,他认为确认思想和观念是唯一客观实在的东西;把思想和观念所固有的逻辑矛盾投射出来,使之成为世界万物所固有的、内在的矛盾;通过对物质的消除,最后证明上帝的存在。当存在被还原到思维之中,思维就成为了存在,即是说,逻辑上对立面的统一成为了真实对象的具体化。在科莱蒂看来,经过以上的思想运作,黑格尔“物质辩证法”实现了对“自然主义观念论”与“唯灵主义实在论”的超越,又有效地用对了相对主义与怀疑论的挑战,从而实现了“唯心主义”与“哲学”的同一性(王时中,2009:43)。科莱蒂认为黑格尔是历史上第一个物质辩证法家,后来出现的辩证法都只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机械抄本,如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黑格尔物质辩证法的原封不动的抄本,他们把观念内在的逻辑矛盾外化为整个物质世界的内在矛盾,以为在黑格尔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外套上了一个“唯物主义外壳”,就是对黑格尔哲学作了根本的改造(金炳华,2003:968)。科莱蒂认为列宁也同恩格斯一样,将黑格尔视为以头立地的唯物主义者,试图将《逻辑学》中的合理内核从黑格尔的哲学中剥离出来:“我总是竭力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读黑格尔;黑格尔学说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我大抵抛弃上帝、绝对与纯粹观念等等”(列宁,1990:109)。在科莱蒂看来,当列宁作出唯物主义地解读黑格尔的判断,即将世界视为内在的矛盾所驱动而展开的运动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黑格尔物质辩证法的清楚明白的主体乃不过是证明上帝的存在(王时中,2009:44)。然而根本改造黑格尔“物质辩证法”的是马克思,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科学辩证法”,它与黑格尔的“物质辩证法”没有任何继承关系。 定义来源[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