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意识结构 |
释义 | 社会意识结构【英】the structure of social consciousness译文来源[1] A Report of Research 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in Tokyo (III) :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via: http://ci.nii.ac.jp/naid/110001245253 定义社会意识各种要素的系统构成或联结方式。社会意识的系统性有双重表现:各种社会意识联为一体,成为一个系统,意识系统与社会存在系统相互作用,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中社会意识表现出其系统性;社会意识本身作为系统,其内部各个部分、层次、方面之间相互作用,表现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可以从不同角度把握社会意识系统的复杂结构。(1)从社会意识活动主体的角度看,社会意识系统结构表现为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和狭义的社会意识三个层次。个人意识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人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一定的人群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群体中个人意识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如家庭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等。狭义的社会意识是以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整体为主体的意识,是特定范围内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经过相互综合形成的共同意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2)从反映社会存在的不同层次看,社会意识系统结构表现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是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自发的信念、信仰等;社会意识形式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自觉的抽象化、形式化的思想观念系统,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等。社会心理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形成提供思想素材,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心理有重大影响。(3)从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看,社会意识结构可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上层建筑(李淮春,1996:582)。俄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构成的两层次划分理论,“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这些人的社会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艺术”(普列汉诺夫,1961:186)。其中,思想体系反映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思想体系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但两层次划分理论并没有涵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意识的全部内涵,而是将社会意识许多内涵简单化、片面化。于是,后又出现了社会意识三层次理论说:社会心理——社会思潮——意识形式,指出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和意识形式的中介,通过社会思潮,社会心理上升为意识形式转化为社会心理,并用以指导实践。 定义来源[1] 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