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蒯因(又作奎因)
释义

蒯因(又作奎因)【英】

Willard Van Orman Quine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511.
[2] Willard Van Orman Quine.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ard_Van_Orman_Quine

定义

威拉德·范·奥曼·蒯因(1908—2000),又译作奎因,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逻辑实用主义的代表。1908年3月25日生于俄亥俄州,就学于奥柏林学院和哈佛大学,曾受教于A.怀特海和C.刘易斯门下,193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3年起在该校任教,担任过皮尔士讲座哲学教授,1979年退休。奎因年轻时,曾赴欧洲留学,访问了维也纳、布拉格、华沙。在维也纳,他参加了维也纳学派的讨论会,结识了石里克、纽拉特等一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因而深受“维也纳学派”的影响,是一个逻辑实证主义者。后来,他转向实用主义,把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逻辑实用主义。奎因强调系统的、结构式的哲学分析,主张把一般哲学问题置于一个系统的语言框架内进行研究。在本体论方面,他认为本体论问题与任何科学理论一样,也是为科学选择一种方便的语言形式和概念框架的问题,因此它不应以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作为取舍的标准,而应以是否方便有用为标准(孟坦,2008:1)。在认识论方面,奎因认为在认识论领域中我们应该坚持自然主义的态度,他反对此前哲学家们在认知问题上所采取的各种先入为主的态度。他认为哲学家们之所以在认识论问题上屡屡犯错,正是在于他们总是期望站着自然科学之外去寻找人类认识的根本规律,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认识论问题,而这一切在奎因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林康廷,2011:6)。在认知问题上哲学家与科学家是站着同一条船上的,不存在任何超科学的认识体系,人类的认知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奎因的著作有《语词和对象》、《本体论的相对性》等。

定义来源

[1] 孟坦.奎因逻辑真理学说研究[D].湘潭大学,2008.
[2] 林康廷.论奎因的自然主义认识论[D].吉林大学,201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作为二十世纪逻辑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蒯因在逻辑学和哲学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而在其的哲学和逻辑学的思想体系中“对‘真’的追求”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在其关于真的理论中,逻辑真占据着核心位置。——《蒯因逻辑真思想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As the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 of philosophy of logic in the 20th century, Quine was a scholar with amazing attainments in both logistics and philosophy. In his ideological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logistics, the pursuit of truth held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logical truth was placed in the core position in his theory about truth.

例句 2:
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众多学科普遍关心的问题。蒯因和伯克的理论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但都涉及到语言的意义问题,他们的意义观都强调人的因素和语境的因素,带有强烈的人文性特点。——“蒯因的不确定性论题与伯克的戏剧主义语言观——论意义的人文性”,载于《外语教学》2014年第2期
Meaning is the key issue in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And it is also the topic of study of many other disciplines. Although Willard Van Orman Quine and Kenneth Burke belong to different fields of study, they both touch upon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They emphasize the roles of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and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us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eaning, and thus their studies of meaning have a strong tendency towards humanism.

例句 3:
戴维森指出,蒯因的整体论仍然存在一个教条,即经验论最后一个教条,应加以抛弃并因此彻底解构经验论。尽管如此,蒯因的整体论仍旧成为戴维森探讨语言问题和心灵问题的有益的方法论。——“整体论:卡尔纳普、蒯因和戴维森”,载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However, davidson pointed out that there was still one doctrin, empiricism’s las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22: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