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验的类比
释义

经验的类比【英】

analogy of experience

译文来源

[1] via: http://www.babylon-software.com/definition/ANALOGY_OF_EXPERIENCE/English
[2]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69.

定义

德国康德用语。纯粹知性的第三条原理。原理是知性对经验进行综合时,采取的普遍命题和判断,具体说明图型在经验中的综合作用。经验的类比是关系的范畴,认为“只有通过感官知觉的一种必然联系的意识,经验才有可能”。必然联系的意识是自我的必然统一性,即通过自我而控制这种经验的必然联系系统。称其为类比是说这种原理作为一种规则,使单一的经验成为确定的。经验的类比有三类:一是时间中的持续性,即实体性;二是时间中的固有秩序,即因果性。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因果性问题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他将自己的哲学任务规定为寻找“第一因”,并认为只有找到了第一因,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到了近代,休谟按照其经验论的原则,通过对因果性问题进行怀疑,使得整个自然科学的根据失去了坚实的基础。而康德认识论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科学知识的可能性条件,为自然科学寻找基础。这样,因果性问题也必然成为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康德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回应休谟对因果关系普遍必然性的挑战,从而重新寻找到科学知识普遍必然性的基础。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明确谈到“休谟主要是从形而上学的一个单一的然而是很重要的概念,即因果联接概念以及由之而来的力、作用等等派生概念出发的。他向理性提出质问,因为理性自以为这个概念是从它内部产生的。……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独断论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康德,1982:5)。研究者通常认为,康德关于因果性原理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了先验原理论中经验的第二类比部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康德第二类比的论证同样也引发了研究者持续不断的争论。而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第二类比的论证究竟是证明了何种意义上的因果原理,我们可以一般地将这个问题称作“第二类比问题”(甄龙,2011:1);三是在时间中的交互存在,即交互性(金炳华,冯契,2001:669)。

定义来源

[1]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卜学导论[M].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
[2] 甄龙.康德的“第二类比问题”研究 [D].南开大学,2011.
[3]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象征使人依照自己的精神追问自然的意义成为可能。判断力通过“艺术的类比”使理性将美的自然看作是以上帝为本源、理知世界为原型的自然;美的艺术创造是理性在为理知世界配上图型;知性在自然的合目的的形式的范导下利用由“经验的类比”而获得的关系范畴等诸范畴追求真理;这样人利用真理便可以依照艺术美所提供的理知世界的图型重塑自然的外形。——“从纯粹哲学中的‘类比’到实用人类学中的‘符号’”,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2期
Symbol makes it possible for human beings to pursue the meaning of n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spirit1Judgment makes Reason believe that the beautiful nature is created by God, and the intelligible world is its archetypal world by analogy of art; the creation of fine art by Reason is an originating schema of the intelligible world; Understanding uses categories, in which the categories of relation are formed by analogies of experience, to pursue truth under 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and disirable form1Thus human beings can reshape the form of n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ema of the intelligible world in fine art by using truth.

例句 2:
针对康德提出的现象的可能性条件,也就是四组知性范畴,马里翁描述了四种典型的充溢现象:事件,不可预测的,偶像,无法承受的;肉,绝对的,摆脱一切经验类比的;圣像,不可注视的。——“现象的概念:从康德到马里翁——走向‘极端’的现象学”,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Being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Kant’s four groups of categories of understanding, which are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of the phenomenon, four typical saturated phenomena are described by Jean-Luc Marion: the event, which can’t be anticipated; the idol, insupportable; the flesh, abs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7: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