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美的愉悦性
释义

美的愉悦性【英】

pleasurability of beauty

译文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599.

定义

美的愉悦性,是指美所具备的令人喜悦、同情、爱慕,能在情感上感染人的属性。对于美的愉悦性的论述,古往今来皆有。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柏拉图认为美是可爱的、引起快感而不夹杂痛感的(金炳华,2003:599)。18世纪下叶英国美学家休谟说:“美只是产生快乐的一个形相”(休谟,1983:334),“当任何对象具有使它的所有者发生快乐的倾向时,它总是被认为美的”(休谟,1983:618)。康德指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康德, 1996:48),“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愉快底对象”(康德,1996:79)。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于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蒋孔阳,1991:678)。当代中国学者对美的愉悦性也多有论述。“任何美的事物,都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与满足”(刘叔成等,1987:61)。“美是十分迷人的,具有无比强烈的感人力量。它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愉悦人的身心,给人的精神带来种种欢快与满足”(楼昔勇,1996:49)。他们都认识到美的愉悦性。美的愉悦性是美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它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美的愉悦性根源在于美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丰富的、独特的、可被人感知的;在于美通过具体、鲜明的感性形象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于美的真善内容与和谐形式及其统一适应了人的生理、心理的需要。美的愉悦性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它有赖于人的客观社会实践。只有经过长期社会实践的检验,其审美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美的愉悦性包括美所唤起的生理的快适,心理的喜悦、信服、同情、惊叹、爱慕、共鸣,乃至物我两忘。其感染性既是美的特征、功能,可以感化、美化人的心灵,调节人的情感、情绪,又是诱导人进行审美和创造美的动力(金炳华,2003:599)。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 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
[3] 康德.判断力批判[M].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
[4] 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 楼昔勇.美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 蒋孔阳.哲学大辞典(美学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梁启超的“薰浸刺提”说则既着眼于作品,又着眼于读者,从作品美感特征与读者审美需求的相互作用中较全面地分析了构成阅读效果直接形态的基本因素,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对“兴”的一种“放大”研究;但它的目的并不在于片面夸大美的愉悦性与超脱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运用文学服务于社会。——“从‘兴观群怨’到‘薰浸刺提’——角度嬗变中的阅读效果研究”,载于《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