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美感两重性
释义

美感两重性【英】

du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27.
[2] Loesberg, J. Aestheticism and Deconstruction:Pater, Derrida, and de Man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73.

定义

美感所具有的个人的主观直觉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相矛盾及统一的属性。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指出:“美的欣赏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直觉性”,功利“是美的欣赏的基础”。鲁迅在《〈艺术论〉序言》中也提出类似的观点。1956年,李泽厚在《论美感、美和艺术》中提出“美感的矛盾两重性”的概念。认为个人美感直觉中经常不包含实用的、功利的、道德的种种自觉的逻辑思考,但其中又沉淀、潜伏着社会功利的、理智的逻辑基础,包含着人对社会生活、特定对象审美特质的了解和认识。美感是个人的主观的非功利性与社会的客观的功利性的矛盾统一体。主观直觉性是其表现形式、外貌、现象,客观功利性是其存在实质、基础、内容(金炳华,2003:627)。美是以美感的发生为前提的,而美感又具有二重性,一者作为主体作出“美”的评价的依据,它是主体心理感觉的事实,是客观的;二者在形成过程中,它又是主体心理能动创造的结果,是主观的。由此,美就是主体因获得了美感而对引起他美感的对家作出的评价,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张勤继,1994:70)。强调“美感的矛盾两重性”是美学的基本矛盾,是认识美感、形象思维、艺术特征的基础。中国美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审美、美感不具功利性;有的认为具有功利性,即使个人的审美、美感也并不都处于非自觉性而没有功利的考虑。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 张勤继.美是一种主现评价——从美感的二重性看美的本质[J].延安大学学报,1994(4).

例句

1. 我们在看来是纯认识论的创造问题上,在关于“活动”主体,关于被统一地把握的现实的“创造者”的一系列问题上,所遇到的二律背反这时就显示了它自己的社会基础。普列汉诺夫的论述同样清楚地指出了直观的原则和(个体的)实践原则的两重性是通向这种二律背反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1996:209

1. This throws light on the social reality underlying the antinomy which we encountered in the-seemingly-purely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of production, in the systematic question of the subject of an ‘action’, of the ‘creator’ of a unified reality. Plekhanov’s account shows no less clearly that the duality of the contemplative and the (individual) practical principles which we saw as the first achievement and ad the starting-point for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philosophy, leads towards this antinomy. -Quoted from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Studies in Marxist Dialectic, 1971: 135.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积淀说”:我的怀疑魏之郴李泽厚先生在谈到“积淀说”时讲,他在1956年提出的“美感两重性”(“社会功利性和个人直觉性”),“也正是指的这种积淀的审美心理结构”。——“‘积淀说’:我的怀疑”,载于《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8: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