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向发展战略
释义

内向发展战略【英】

inward-oriented growth strategy

译文来源

程超凡.经贸英语缩略语三向速查词典[Z].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758.

定义

内向发展战略又称“进口替代战略”,出口主导战略的对称。发展中国家以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的生产,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原先进口商品,以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战略。早在30年代至4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就推行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多发展中国家先后采用,盛行于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罗肇鸿,王怀宁,1995:101)。
一些刚独立的国家为改变殖民地时代遗留的单一经济结构,发展民族工业,以摆脱对进口制成品的依赖。许多国家通过进口限额、提高进口关税等保护措施,扶持本国的新生工业。进口替代战略对于发展本国生产,发展民族经济,取得了良好成效(郑建邦,1992:398)。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生产只要求较少资本,技术要求不高,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且有着广大国内市场的简易的消费物品,如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工业等,容易收到显著效果。其表现为进口系数(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降低,商品自给率提高。(2)转向生产要求较多资本和设备,技术要求较高的耐用消费品,如收音机、录音机、钟表、电视机等工业,一般需要进口品种较多的机械设备和中间产品。随着这些产品生产的发展,增加了进口的需求,一度下降的进口系数又会上升。由于设备较陈旧、技术落后等因素,产品成本高于发达国家,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在国内由于消费水平较低,也难以开拓销路。(3)实现对机械设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但只有很少国家在付出一定代价(付出大量引入外资的利息和利润)后能迅速进入这一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往往在第二阶段后便转向出口主导的外向战略。有的发展经济学者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推动作用,经过一个时期就会枯竭。有的认为在第一阶段后,马上实行转向,则更有利于经济发展。这两种战略不能截然分开,即使在出口主导战略之下,有些国家对一些关键性产品也还要通过保护措施,加以发展,以替代进口,取得较好成效(刘炳瑛,1988:340-341)。

定义来源

[1] 罗肇鸿,王怀宁.资本主义大辞典[Z].人民出版社,1995.
[2] 郑建邦.国际关系辞典[Z].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3] 刘炳瑛.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Z].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转型期中等城市新城市贫困问题实证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载于《经济地理》2003年05期
The new urban povert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has affected greatly the outward development and inward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Moreover the problems are even more serious in those middle cities with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middle and small enterprises.

例句 2:
对二战后拉美国家工业化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往往主要偏重于"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和内向、外向发展战略的优劣来加以评述。——“二战后巴西和智利应对西方危机之路的比较”,载于《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例句 3:
经济的和谐发展不仅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还要有比较好的效益,更要有比较高的人民满意程度.江苏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并重,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结果要落实到富民目标上。——“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经济发展目标”,载于《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8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9: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