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物理学唯心主义
释义

物理学唯心主义【英】

physical idealism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19.
[2] Lenin, V. I.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4) [M].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77: 313.

定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和流行于一些物理学家中的唯心主义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概念。主要包括马赫的“世界要素说”,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彭加勒的“符号论”,毕尔生的“实物”是“感性知觉”说,杜恒的“物理学理论”等。列宁曾对这些人的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是:“自然科学一个门类中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学派所显露的转向反动哲学的倾向”(列宁,1995:207)。19世纪末物理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及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动摇了经典物理学关于能量守恒性、原子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变性、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等基本概念,形成物理学的革命,一些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潮影响的物理学家便做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的错误结论,否认物理学的概念是对客观物理实体的反映,认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崩溃了,因此出现了“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奥斯特瓦尔德提出“唯能论”,把能量作为世界最终的实在,认为“一切外界现象都可以说是能量之间的过程”,“我们意识的过程本身就是能量的过程”。彭加勒在1905年出版的《科学的价值》一书中,以“数学物理学当前的危机”为题,第一次对此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凡不是思想的东西,都是纯粹的无”。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原因,一是物理学的数学化,用数学形式处理物理问题,使人仿佛得出了“理性把规律强加于自然界”的康德主义的观念;二是不懂得相对和绝对的辩证法,在反对机械论的形而上学片面性时,从相对主义而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物理学唯心主义曾流行于当时的德国、英国、法国和俄国(金炳华,2003:719)。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物理学危机”并不是说物理学本身不成为科学了,而是某些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的新发现面前,在理论思维即认识论方面产生了危机,其基本思想是否认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并为我们的理论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或者是怀疑这种实在的存在。列宁曾严肃评判过物理学唯心主义,认为:“现代物理学是在临产中。它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分娩是痛苦的。除了生下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生物,它还会产生一些死东西,一些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去的废物”,“整个物理学唯心主义、整个经验批判主义哲学以及经验符号论、经验一元论等等,都是这一类废物”(列宁,1988:327)。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产生后,这股错误思潮消落了,但它给科学和哲学的教训是深刻的。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 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列宁全集(第十八卷)[M].人民出版社,1988.

例句

1. 现代物理学是在临产中。它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分娩是痛苦的。除了生下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生物,它还必然会产出一些死东西,一些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去的废物。整个物理学唯心主义、整个经验批判主义哲学以及经验符号论、经验一元论等等,都是这一类废物。——《列宁全集(第十八卷)》,1988:327

1. The process of child-birth is painful. And in addition to a living healthy being, there are bound to be produced certain dead products, refuse fit only for the garbage heap. And the entire school of physical idealism, the entire empirio-critical philosophy, together with empirio-symbolism, empirio-monism, and so on, and so forth, must be regarded as such refuse! -Quoted from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4), 1977: 313.

2. 但是也有少数新物理学家,在近年来伟大发现所引起的旧理论的崩溃的影响下,在特别明显地表明我们知识的相对性的新物理学危机的影响下,由于不懂得辩证法,就经过相对主义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现今流行的物理学唯心主义,就象不久以前流行过的生理学唯心主义一样,是一种反动的并且使人一时迷惑的东西。 ——《列宁全集(第十八卷)》,1988:374-375

2. A minority of new physicists, however, influenced by the break-down of old theories brought about by 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recent years, influenced by the crisis in the new physics, which has very clearly revealed the relativity of our knowledge, have, owing to their ignorance of dialectics, slipped into idealism by way of relativism. The physical idealism in vogue today is as reactionary and transitory an infatuation as was the fashionable physiological idealism of the recent past. -Quoted from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4), 1977: 358.

3. 在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那些物理学上的新发现出现以前,勒克列尔就已经根据马赫的理论向“现代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倾向(Grundzug)”(《……实在论》1879年版第6节的标题)进行斗争了,舒伯特-索尔登就已经跟“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基础》1884年版第2章的标题)进行战斗了,雷姆克就已经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这个“街头的形而上学”(《哲学和康德主义》1882年版第17页)进行攻击了,等等。——《列宁全集(第十八卷)》,1988:364-365

3. Long before the new discoveries in physics which gave rise to “physical idealism” Leclair, using Mach as a support, combated “The Predominant Materialist Trend (Grundzug) of Modern Natural Science” (the title of §6 of Der Realismus usw., 1879), Schubert-Soldern fought “The Metaphysics of Natural Science” (the title of Chapter II of Grundlagen einer Erkenntnistheorie, 1884), Rehmke battled with natural-scientific “materialism”, that “metaphysics of the street” (Philosophie und Kantianismus, 1882, S. 17), etc., etc. -Quoted from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4), 1977: 347-348.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是在苏联批判“物理学唯心主义”以及我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双重背景下。——“‘质能量’概念引起的争议及其背景分析”,载于《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3期
In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scholars in the Soviet Union launched an attack on “physical idealism”, and similarly, Chinese scientists were involved in the campaign of “intellectuals’ ideological remodeling”.

例句 2:
列宁在《唯批》中,从哲学的两条基本路线出发划分物理学危机与革命中的两个派别,明确提出“物理学唯心主义”的概念——“论‘批判学派’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及其意义”,载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In the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Lenin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dalism in physics” from two basic philosophical lines of division of two factions.

例句 3:
而列宁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的观点则是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唯心主义的错误说的,指的是只具有客观性的物理学的物质;而不是同时具有客观性和可知性这两个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尽管它是整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但不能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来使用。——“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辩证统一——哲学物质范畴内涵刍议”,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9: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