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历史理性批判(又作社会理性批判)
释义

历史理性批判(又作社会理性批判)【英】

critique of historical reason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832-833.
[2] Critique of Historical Reason. via: http://history-and-evolution.com/kant/page6.htm

定义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的哲学概念。指批判性地考察人认识自己以及认识人所创造的社会和历史的能力。他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只完成了“认识论批判”任务的一半,它回答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的知识如何可能?自然科学的知识如何可能?而历史理性批判则要完成任务的另外一半,它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人文科学的知识如何可能?人如何认识由人本身的生存所构成的人类历史?如何认识人自身所创造的人类文化?狄尔泰断言,康德仅仅把认识论问题局限于认知功能和思维活动,这显然不能适应人文科学的事实。因为人文科学中充满了情感、想象和意志,必须进行历史理性批判,把研究对象从自然界转向历史,转向既有思维活动又有情感、想象和意志的整体的人(夏基松,1987:33)。又称“社会理性批判”。指对人们把握精神世界的“理解”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狄尔泰“基于我们的历史¾¾哲学的世界观所作的纯粹理性的新批判”,为救治当时的文化与社会危机而提出。该构想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之中。他认为当时欧洲的学术和文化危机的症结在于研究社会与历史的精神科学出了问题,不能给人类实践提供确定的知识和信念。只有替精神科学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才能解决当时的文化危机。“历史理性批判”就是回答“精神科学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精神世界的研究者同时就是精神世界的创造者,主体与客体之间息息相通,有可能获得客观的精神科学知识。但从可能变为现实,还需通过一条与自然科学截然不同的途径,即“理解”。理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个体间的共通性;(2)客观精神。人类的共通性可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表现而为人了解,还会在历史的进程中造成普遍的生命经验,这种普遍的生命经验是无数人长期活动的结果,因此比个人的生命经验有更高的确定性,甚至具有某种系统和结构(如罗马法),从而使精神科学知识获得普遍有效性。人类的共通性还会客观化于感觉世界中,外化成种种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客观精神,包括语言、生活方式、社会价值体系等。每一个人自小就生活在这种“客观精神”世界里面,正是通过客观精神的媒介作用,人们才能做出适当的表现并了解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理解的途径是想像而非推理。想像即通过移情作用使主体进入对象的情境,暂时忘却自己,将主体融化在客观之中,接着又在客体中找到主体,即“在你中重新发现我”(金炳华,冯契,2001:832-833)。《历史理性批判》是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八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via:http://baike.baidu.com/item/%E5%8E%86%E5%8F%B2%E7%90%86%E6%80%A7%E6%89%B9%E5%88%A4?sefr=cr)。

定义来源

[1]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辞典[Z].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 历史理性批判.via:http://baike.baidu.com/item/%E5%8E%86%E5%8F%B2%E7%90%86%E6%80%A7%E6%89%B9%E5%88%A4?sefr=cr.

例句

1. 这是真正历史的观点,它是同臆想的观点相对立的,而臆想的观点却先扼杀历史理性,然后又把它的遗骨当作历史的圣物来敬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60:199

1. That is the truly historical view in contrast to the illusory one which kills the reason of history in order subsequently to honour its bones as historical relics. -Quoted from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01), 1975: 179.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历史主义在德国的兴起中始终与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兰克及其普鲁士学派就表现出了这种倾向。狄尔泰进行了历史理性批判,其实质是以历史意识取代形而上学。——“‘历史理性批判’与历史主义危机”,载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The rise of historicism in Germany has always been interwoven with nationalism. Rankian and his Prussian school have manifested such a tendency. Dilthey made a historical rational criticism on it, and the essence of his critique is the replacement of metaphysics with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例句 2:
文章通过梳理、反思德国哲学家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得出结论:无论语言学还是语言哲学,都应该把语言置于人的生命发展过程和生活世界,实施历史考察;剥离时间和空间的语言研究无益于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人的存在方式,语言的时间维度与人的历史性密切联系,后者的符号化结果就成为前者。——“历史理性批判与语言的时间维度”,载于《外语学刊》,2008年第06期
After reorganizing and introspecting the critique of historical reason of German philosopher Dilthey, the paper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should put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beings’ life development and life0world, and study it historically. Linguistic studies separated from time and space can not reveal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human beings’ way of existence, the time dimension of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beings’ historicity and the latter’s symbolization will finally become the former.

例句 3:
一种强劲的思想张力从亚里士多德向着目的“善”之实践到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最后返回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出“人类给自己造成的未成熟状态”。——“后现代果真死了吗?——‘终结’与‘回到’间逻辑与历史的张力”,载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