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英】
food crop production strategy based on farmland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译文来源
中央文献重要术语翻译(2016年第1期).via:
http://www.theorychina.org/sy/201602/t20160205_335146.shtml
定义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中央文件的方式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种新型观点,就是进一步清晰传递中央信号,突出了我国粮食安全新路径,更体现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新思路,对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杨海波,许彩慧,2016:22)
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藏粮于仓、藏粮于民、以丰补歉的策略。耕地占补质量严重不平衡,耕地总体质量下降,致使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只能尽可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产,利用丰年的节余弥补歉年的不足。这就带来了高额的仓储费用,形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作物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如果连续几年歉收,就给粮食的供应带来很大压力。而“藏粮于地”战略则适时调节了这种问题,在粮食供过于求时,采取轮作休耕使一部分土地来减少粮食生产数量,粮食紧缺时又将这些土地迅速用于生产粮食,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实行土地休耕,虽然不生产粮食,但粮食生产能力还在,并且土地休耕后还可提高地力,实际上就等于把粮食生产能力储存在土地中。藏粮于地比藏粮于库的办法要更积极、更长远、更主动,它是建立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更多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提高粮食单产,实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都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不论是种子革命、化肥的使用,还是农药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改进等,都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造就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十一连增”。但持续增长的背后,靠种植规模保粮食产量的做法并没有彻底改变,生产的低效问题依旧存在。在耕地稳定的情况下,要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靠不断创新的粮食增产技术来保障。“藏粮于技”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研究开发粮食科技,用科技手段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坚持应用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根据粮食市场的平衡状态,适时地采用相应的技术,始终保持科学技术的接续能力。实现土壤健康、种植科学,是粮食增收的必行之路。要通过涵养土壤,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via: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2/c_128455269.htm)
定义来源
[1] 杨海波,许彩慧.构建新的粮食安全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J].领导之友,2016(21).
[2]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via: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2/c_128455269.htm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监利县种粮大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food production work in the “Thirteen Five” planning clearly stated: adhere to the most stringent farmland protection system, adhere to the red l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oring grain on the ground, storing grain in technology strategy,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and ensure grain self-sufficiency, rations absolute security.
例句 2:
发挥粮食政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构建保障有力的粮食有效供给体系;在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的同时,注重粮食供给侧的制度创新,拓展政策功能和支持的领域,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我国粮食政策优化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载于《经济纵横》2016年09期
例句 3: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盐城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市、江苏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实施“两藏”战略、提升粮食产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旨在分析盐城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础优势及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初步对策建议。——“盐城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思考”,载于《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