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证经济学 |
释义 | 实证经济学【英】positive economics译文来源Positive economics.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sitive_economics 定义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但回避作出社会评价的经济学科或经济理论的类别之一,与规范经济学相对应。与规范经济学不同,实证经济学在分析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避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现象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求证中检验假设”的方法,建立经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并用以分析和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简言之,实证经济学所回答的问题仅有是与否的问题,而不回答好与坏的问题。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实证经济学提出的有关现实经济的命题是事实判断,即要用事实加以检验的命题或判断。他们认为,实证经济学是可以如同天文学和气象学那样超脱于阶级利害关系而客观地研究社会经济体系运行规律的科学。1891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内维尔·凯恩斯(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之父)首次以是否涉及价值判断为标准,把经济学分为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他认为:“经济主体不是只追逐财富的抽象的经济人,而是现实的人”(J.N.凯恩斯,2001:13)。近三四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着这两个概念。经济学中的实证倾向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法国的萨伊认为,经济学要根据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来探讨财富的本质,推断创造财富的方法,阐明财富的分配和消费,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些永恒的、普遍的经济规律。萨伊指出:“产品的总量越多,社会的需求就越大;整个社会所控制的购买手段越多,它所能购买的数量就越多”(萨伊,1997:155)。英国的西尼尔进一步主张把经济学变成抽象的、纯粹的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学有若干一经说出就会为人们所同意的命题,从这些命题就可以推演出一切关于经济问题的理论。19世纪70年代以后,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提出的边际效用理论,使实证经济学前进了一大步,由纯粹逻辑推理进到数学公式演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以后,实证经济学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同数理经济学融合起来,特别是经济计量学,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结合起来,形成实证经济学的核心。经济计量学通过一定的经济理论确定经济变量,再把有关的经济变量连接成经济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经验统计资料,用统计和数学方法估算参数,再用参数估计值来验证模型所依据的理论是否正确;最后利用修订的参数值来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从而使得实证经济学得认为是排除了任何伦理判断的学科。实证经济学在经济现象定量分析方面作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和试验,提出了一些可供利用的经济数学模型。从凯恩斯起到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一直是实证经济学(林崇德等,1994:80)。 定义来源[1] J.N.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1.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