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与“更少”的结合【英】
André Gorz’s proposition of “Less Production; Better Life” in his ecological socialism
译文来源
郑梅萍.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produce less, live better——高兹生态社会主义设想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28-29.
定义
法国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的摆脱经济理性的方法。高兹把越多越好视为经济理性的原则,但这种原则会造成对资源的无限剥夺和社会关系的畸形和异化,因而要摆脱经济理性的桎梏,必须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郑梅萍,2011:28-29)。主张放弃过度生产和高消费,彻底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马尔库塞和弗罗姆等早期批判过度生产和高消费的学者主要揭示的是与高消费相联系的消费异化;高兹和莱易斯则主要揭示了产品数量的增长和高消费所带来的生态后果(陈永森,朱武雄,2010:44)高兹认为,只要我们生产更多的耐用品以及更多的不破坏环境的东西,或者生产更多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那么,工作与消费得越少,生活得却更好。只有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才能为现代人开辟出一个生活不再完全被劳动占据,不再被劳动迷惑的自由空间。只有以经济为目的的劳动大大减少,自主的行为才有可能在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应当把经济理性从闲暇时间中驱除出去,使闲暇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时间和生活的原因,使自由时间压倒非自由时间。让这种自由时间成为一切普遍价值的承担者,即让创造性、欢乐、美感和游戏战胜劳动中各种效率、谋利的价值。高兹提出,当劳动降低到从属的地位,而自由的时间成为一切普遍价值的承担者之时,就出现了“一个可能的其他社会的远景”(金炳华,2003:1034)。
定义来源
[1] 郑梅萍.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produce less, live better——高兹生态社会主义设想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2] 陈永森,朱武雄.更少地生产与消费,更好地生活—— 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析解[J].贵州社会科学,2010(1).
[3]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如何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与传统优良生活方式的衔接,同时有效规避消费主义的消极后果,弗洛姆重生存的生活方式理论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它可以打断物质消费领域“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系,使“更好”与“更少”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人们在生产领域而不是在消费领域中获得满足,并使这种满足更多地落实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弗洛姆关于人的生存方式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Fromm’s theory on living style survival is inspiring, it explains how to connect achieving moderniz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good living style, and meantime avoid the side effects of consumerism. What he advocates is more consumption with a stronger correlation with life. This theory facilitates people obtaining satisfactions on production area, and those satisfactions lie on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rea.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dopt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emphasizes man as the noumenon, and pursuing all round,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例句 2:
高兹还指出,只要在消费领域真正能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那么人类就将进入“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的境界,而这正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生活模式。——“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6期
例句 3:
总之,“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将引发人的需求结构的革命,它将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从生态危机论到双重危机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评析”,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