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倾向—潜在性 
释义

倾向—潜在性 【英】

tendency-latency

译文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956.

定义

恩斯特·布洛赫哲学用语。布洛赫把一切事物都描述为尚未完成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是什么力量在驱动呢?这里涉及到他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即“倾向—潜在性”。其中“倾向”是指物质在运动中的能量的扩张,像莱布尼茨一样,布洛赫没有把“倾向”理解为一种被动的趋向,而是理解为一种能量不断向前向外扩张的能动的态势。“潜在性”指物质潜在的隐德莱希,即潜藏在物质内部的目的。“倾向—潜在性”表明,世界充满了作为倾向扩张的尚未完成的东西,它作为过程有一个明显自己目的的基本倾向(俞吾金等,1990:250)。布洛赫认为,“倾向潜在性”主要表现在人类历史中。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受种种需要驱动的,如生理上的需要(饥、渴、性等)、情感上的需要(艺术、宗教等)、求知的需要(各种科学、哲学等)。尽管过程中的“此刻”被包裹在黑暗之中,可是,“倾向—潜在性”总是以“需要”的形式驱迫人打破“此刻”的黑暗,去寻求前面的光明(金炳华,2003:956)。在分析希望本体论时,布洛赫又指出,希望不仅在“倾向—潜在性”的驱迫下,从“此刻”的黑暗中逃遁出来,希望的出现还有一个前提,即在作为希望的主体的人的面前,一定要有一个什么东西引导着。这个东西什么呢?布洛赫又引入了“新奇的事物”这一概念来进行说明。如果说“倾向—潜在性”是人的希望的一种内驱力的话,那末,新奇的事物则为激发希望提供了一个预设的目标。布洛赫说:“世界充满了多某些东西的意向、倾向和潜在的因素……但是这种倾向的产生是因为在它面前已经有新奇的东西。现实性‘向何处’发展的问题最初在新奇的事物中显露根本的目标规定,并且激励了人性……”(俞吾金等,1990:523)。

定义来源

[1]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以“尚未”作为基础理念。他认为,无论从时间维度上还是从空间维度上讲,一切存在(包括人)均处在未实现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是由存在于万物中的‘倾向—潜在性’驱动的。这种‘倾向—潜在性’主要表现在人类历史中。——“乌托邦与教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示”,载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10: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