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感性
释义

新感性【英】

neo-sensibility; new sensibility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965.
[2] Sim, S.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M]. London: Routledge, 2001: 85.

定义

新感性,美国哲学家、美学家马尔库塞用语。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马尔库塞在其《爱欲与文明》、《论解放》等书中提出的一个很具特点的重要范畴。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主体感性的压抑与异化:作为人类感性源泉的自然界被工业文明破坏甚至是剥夺;人的“真实需求”被消费社会制造的“虚假需求”所替换;资本主义理性秩序、现实原则对人的感性欲求、快乐原则的压抑等。因而人的解放也就是人的感性需要、本能结构的解放,自由是人感受到的幸福。主张通过艺术和审美重塑人的“新感性”,从而“超越抑制性理性的界限(和力量),形成和谐的感性和理性的新关系”。以新感性造就新的社会主体,达到改造和重建世界的目的。新感性的基本特征是广义的非暴虐,反对现代文明的贫困、苦役、剥削、攻击性、为满足压抑的需求而改变自然以及令人难熬的枯燥等现象,赞颂人的游戏、安宁、美丽以及人际关系和人对自然关系的平静、和谐(朱立元,2010)。旧感性是一种受理性抑制的感性,是一种丧失自由的感性。相对于旧感性而言,新感性主要是从理性的压抑中获得解放,从而与理性建立一种新的和谐关系的感性。马尔库塞认为,新感性,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要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赫伯特·马尔库塞,2001:98—99)。马尔库塞主张这种新感性是在艺术和审美中实现的的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在这种新秩序中,感性和理性并不互相排斥和彼此抑制,而是和谐共存。新感性造就新的社会主体,从而对世界进行改造和重建。马尔库塞用这一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概念去解说艺术和审美的解放功能,使其具有政治和艺术双重含义,并突出了通过艺术和审美使人获得的解放与通过革命实践使人获得的解放之不同。认为艺术和审美对人的解放诉诸于人的感官,作用于人的感性,是一种感性的解放;它对现实的重建是以感性方式实现的,即它打破了一种旧的感性秩序,重建起一种新的感性秩序,这是艺术审美固有的感性特点。这一概念的局限性在于:(1)以个人的想象、爱欲和享受与解放等;(2)过分推崇感性的革命潜能,夸大感性的力量,以致于认为能塑造新感性的艺术和审美是人类解放的唯一道路;(3)无法具体指出艺术和审美应建立怎样的新感性(朱立元,2010)。

定义来源

[1]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 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例句

1. 在这里,马尔库塞至少暗中进入了后马克思主义领域的边缘,然而,他显然缺乏对已确立的方法和假设的同情,而这些方法和假设预示了拉克劳和墨菲对旧习的破除。如今,我们正进入一个以带来新的政治表达形式的“新感性”为特征的时代。——《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33

1. At least implicitly, Marcuse has edged into post-Marxist territory here, and there is a noticeable lack of sympathy with established methods and assumptions on his part that prefigures the iconoclasm of Laclau and Mouffe. We are now entering into an era featuring ‘a new sensibility’ that invites new forms of political expression.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2001: 85.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李泽厚的“新感性”理论是受到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的影响的,马尔库塞把‘新感性’作为一种纯自然性的东西”,李泽厚的“新感性”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个体感性心理结构进行理性的积淀和改造,从而进一步完成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和改造。——《简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Li’s “new sensibility” theory is influenced by the 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theory, Marcuse views the “new sensibility” as a purely natural thing, Li’s “new sensibility” emphasizes that completes the entire structure of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by accumulating and transformating o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in a rational manner.

例句 2:
女性文学对女性感性的张扬,对男权制理性的批判思路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The critical thinking that female literatures display of women’s sensibility to against patriarchy rational is surprisingly similar to the theory of 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例句 3:
“新感性”思想形成是有其社会背景和理论资源的。李泽厚紧跟时代潮流,面对社会物质实践不断发展中出现的个体生存问题,李泽厚重新发掘中国儒道互补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自然的人化、康德的先验主义,以及海德格尔对个体生存的思考,意图说明李泽厚的“新感性”思想是在中西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李泽厚“新感性”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The thought of “New sensibility” has its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resources. Keeping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facing the problem of individual survival as the social material practice in the development,again, Li zehou digs the thinking pattern and psychologic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12: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