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托洛茨基
释义

托洛茨基【俄】

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

译文来源

[1] Lukács, G.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Studies in Marxist Dialectics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71: 314.
[2] Leon Trotsky.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on_Trotsky

定义

托洛茨基(1879—1940),原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主义的代表者。尼古拉耶夫学院毕业。1897年加入俄国社会主工党。同年组织并领导南俄工人同盟,次年被捕流放西伯利亚。1902年秋逃亡国外,在伦敦结识列宁,曾参加《火星报》工作。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站在孟什维克一边。1905年2月回国,参加俄国革命。12月任彼得堡工人代表苏维埃主席,同月被捕,在狱中写成小册子《总结与展望》,论述“不断革命论”。后在流放途中逃走,流亡维也纳。1908—1912年主编派别性的《真理报》。1912年组织“八月联盟”,进行派别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进行反战活动,后转到考茨基的“中派”立场。1917年二月革命后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曾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任外交人民委员、陆海军人民委员和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围绕着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工会问题的争论,反对列宁的正确主张。1927年因被斯大林宣布组织反党派别,被开除党籍。1929年被驱逐出境,1932年被取消苏联国籍,先后流亡土耳其、法国、挪威,1936年底定居墨西哥。1938年9月在巴黎组织“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即“第四国际”。1940年在墨西哥住地遇刺身亡。主要著作《不断革命论》中把“不断革命论”概括为“互相联系的三个思想”: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国际革命的不断性。在民主革命时期,主张跳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认为革命只能是欧洲几个联合为欧洲联邦的主要国家(英、俄、德)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不相信一国无产阶级有条件并有能力建成社会主义。60年代以来,对他的历史作用和学说的不同评价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著作还有《和平纲领》、《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自传》(1929),《俄国革命史》(1931—1932)、《被背叛了的革命(苏联的现状及其前途)》、《斯大林评传》(1940)等(金炳华,2003:760)。托洛茨基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不管是好是坏,都必须根据实际材料,作出较为客观的较为接近实际的评价。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今天,我们要认识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原因,更不能不去研究这个列宁的战友、斯大林的死对头的托洛茨基的理论观点和他所主张的方针政策,以及他当年对苏联社会的分析(郑异凡,2008:46)。纵观托洛茨基的社会主义观点,有几条是他始终坚持的,这就是世界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因此,尽管他对斯大林的批判指责甚多,但除了世界革命,斯大林的许多主张同托洛茨基的差别并不大,有的也就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 郑异凡.托洛茨基生平和思想简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02).

例句

1. 因此,他们也拒绝任何崭新的、我们还不可能有任何“经验”的东西,认为这种东西不可能生产出来。托洛茨基和在与考茨基的论战中最明确地强调指出了这种差别,虽然以前在关于战争的论争中已经有所触及:“因为最根本的布尔什维克偏见正是在于认为,只有牢牢地坐在马背上时才能学会骑马。”——《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1996:406

1. 

2. 中国革命的现时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反革命的托洛茨基分子,才瞎说中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再要革命就只是社会主义的革命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次革命没有完成,而是失败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146

2.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围绕俄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通过具体分析列宁批评托洛茨基的具体语境与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的误读,以及列宁对农民在民主革命中作用之观点的前后转变, 澄清了托洛茨基的农民观,使得列宁与托洛茨基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渐趋一致。——“辩证理解列宁与托洛茨基对农民革命作用观点的分歧——季诺维也夫批判‘不断革命论’的焦点之一”,载于《唐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This paper is meant to discusses Zinoviev’s critique of the theory of uninterrupted ro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ction of peasants in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by analyzing the concrete context of Lenin’s critisim of Trovsky, Zinoviev’s misreading of Trovsky and Lenin’s change in his opinions on the peasants are clarified and s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enin and Trovsky shared similar opinions on the role of peasants in the democratic revlotion.

例句 2:
从而澄清了托洛茨基与上述口号的真实关系,列宁与“不断革命论的”真实关系。——“论季诺维也夫对‘不断革命论’的批判——‘不要沙皇,而要工人政府’的理论与历史”,载于《济宁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otsky and the slogan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nin and the “Theory of Uninterrupted Revolution” are clarified.

例句 3:
对于如何评价作为批评家的托洛茨基,学界存有争议。——“托洛茨基的辩证艺术观”,载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There has been a dispute among scholars on how to evaluate Trotsky as a critic.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1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