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历史主体性(又作人的历史主体性) |
释义 | 历史主体性(又作人的历史主体性)【英】the subjectivity of history译文来源Zhang Yibing.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M]. Göttingen: Universitätsverlag Göttingen, 2014: xxiv. 定义历史主体性即人的历史主体性,即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旧唯物主义是从客体的角度认识历史过程,而唯心主义则是从思维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行为。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展开他的思想体系的,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自然主义的客观事物,而是蕴含着能动性的物,即人们的社会存在。一切社会存在中的第一存在就是人本身的存在,这就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历史主体性要从劳动入手,人体的存在是需要和劳动的前提,而需要和劳动则是人在人体现实存在基础上贯穿于人类历史的一对永恒的矛盾。因此,要在两者的辩证统一中,才能理解现实,理解历史(孙承叔,2005:54)。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休。没有人的主休活动,就不会有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人的主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从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角度来看,主体性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是标示人类一般本性的东西。二是从社会关系对人的活动的制约的角度考察,不是每个个体都有历史主体性,历史往往在特定阶段上使这一阶级成为主体,那一阶级沦为客体(王锐生,1991:30)。 定义来源[1] 孙承叔.关于历史主体性根源的哲学思考[J].学术月刊,2005,(2). 例句1. 大家都知道,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葛兰西和柯尔施等人,诚然在进行其哲学理论重建的同时也隐性地确证历史主体性,如用总体性、物化、实践哲学和主客体辩证法等规定来张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向度,但由于马克思的大量早期论著在当时并没有出版,所以他们的研究思路基本上还是从马克思后来的成熟文本(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出发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4-5 1. Early Western Marxists such as Lukacs, Gramsci and Korsch, while sincerely restructuring their philosophical theories, nevertheless tacitly confirmed the subjectivity of history, using qualifications such as the totality, reification, practical philosophy, and the dialectic of subject and object to publicize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Marxist philosophy. However, because most of Marx’s early works were not published at the time, these Western Marxists were forced to rely on Marx’s later mature works (such a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and Capital).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xxiv.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