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比梅尔(瓦尔特·比梅尔)
释义

比梅尔(瓦尔特·比梅尔)【英】

Walter Biemel

译文来源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75.

定义

比梅尔全名瓦尔特·比梅尔,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现象学解释学学者。他出生于罗马尼亚,1942年赴德国弗莱堡大学,师从海德格尔,1945年起在卢汶胡塞尔档案馆工作,编辑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遗著多卷,1947年在卢汶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由于受海德格尔影响,比梅尔试图从哲学角度来理解艺术,认为从美学的角度考察艺术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因为我们在艺术中看到有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并不是以通常的方式简单地命名各类事物和境况,而是昭示着那种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关联的方式。这种世界关联既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又包含着人与非人的存在者的关联,以及人与自身的关联。他提出“切近”这一术语,用以指称这种世界,认为艺术就是去经验我们自身置于其中的那种“切近”的运作。他把从哲学的角度考察艺术分为两步,并用“解释”和“解说”这两个名称加以标示。他的理论不是从传统意义的美学上去考察艺术,而是对美学的另一种本体论奠基,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在美学中的一种回应。比梅尔的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1973)、《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1968)等(朱立元,2014,537)。

定义来源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于1907年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时的讲稿,这是他全面阐述现象学基本理论的初步尝试,如瓦尔特·比梅尔指出的:“胡塞尔此后一直没有离弃五篇讲稿中的基本思想。”——“现象学漫论——读《现象学的观念》”,载于《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第3期

例句 2:
比梅尔却更加强调,五篇讲座稿被看作是“事物讲座”。——“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载于《学习月刊》2015年第14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