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命系列规律
释义

生命系列规律【英】

law of vital sequences

译文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21.

定义

阿芬那留斯谈到他从事哲学活动的初期“发现”了一个问题:“自我”在一定的环境中与自己的思想和感觉同在,这个环境是由各种部分组成的,它包括人们(或类人的东西)及其言语等等,这就是自然的世界概念。人的言语这样或那样地依赖于周围环境,对这些言语进行分析表明:一方面,这些言语中包含有经验;另一方面,这些言语则带有主观成分。经验就是指包含在言语中的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和“自我”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言语依赖于环境,如果用字母R(Reiz¾¾刺激)表示环境,字母E(Erfahrung¾¾经验)表示言语,那么就应该认为,在R和E之间存在着依存的关系。但是,第一,不应该把E对R的依存关系的概念理解为因果性联系。第二,不应该把事情理解为:似乎R是“自在之物”,它作用于感性,引起感觉、知觉和言语这样的经验内容,在任何情况下这种依存关系都不是直接的;E作为言语的内容直接依赖于C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依赖于大脑。第三,不应该对这一原理作唯物主义的理解:这里完全不是指R(环境)¾¾作为原因¾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而是指后者在意识中引起知觉、表象等等。R和C之间以及C和E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函数关系,而不是因果性关系。事实上,C系统经常处于被动的状况之中。这是因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生活过程中,有时一个因素占上风,有时另一个因素占上风。C系统的这种波动就是生命的变异。中枢神经系统生活的公式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¾¾破坏平衡,第二阶段¾¾恢复平衡的过程,第三阶段¾¾恢复平衡。这三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也就是所谓的“生命系列”或“独立的生命系列”。当这个过程只涉及C系统同环境的关系时,是谈不到什么“心理活动”和“意识”的。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把这一过程看成在大脑中发生的过程。阿芬那留斯称这一过程为独立的生命系列,只能看作C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却有着另外一个方面: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它是附属的生命系列。因此,他得出结论说,认识只是一种生物学过程,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过程,这种过程不反映现实,而是一种恢复平衡的过程(刘恩久,2002:17-18)。生命系列规律用以说明认识是一种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独立的生命系列规律和附属的生命系列规律。前者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波动过程规律;后者指与上述过程相伴的意识过程和认识活动的规律。前者表现为三阶段:(1)C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刺激(R)作出反应,由于失去精力而处于“破坏平衡”的状态;(2)C系统在反应时失去的精力借助于营养(S)而得到恢复的过程,即“恢复平衡的过程”;(3)“恢复平衡”,反应时失去的精力与从环境中得到的营养相抵,C系统处于维持生命的理想状态。后者表现为:(1)自我在环境中发现新的、不习惯、不熟悉的东西,引起不安,破坏生活的常态;(2)力图理解新的、不习惯的东西,并把它变为旧的习惯的东西,以消除不安,恢复生活的常态;(3)问题得到解决;新的、不习惯、不熟悉、不理解的东西,被改变成旧的熟悉的、习惯的、理解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按省力的原则,从几种可能的反应中选择最经济的一种,从几种成功的反应中确定最成功的一种(金炳华,2

定义来源

[1] 刘恩久.西方现代哲学与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