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卡尔·波兰尼 |
释义 | 卡尔·波兰尼【英】Karl Polanyi译文来源Zhang Yibing: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M]. Göttingen: Universitätsverlag Göttingen, 2014: 402. 定义波兰尼是匈牙利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20世纪公认的最彻底、最有辨识力的经济史学家。波兰尼曾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及法律,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法学博士学位。他曾经担任维也纳《奥地利经济学家》杂志社副总编辑和专题分析编辑。在此期间,波兰尼撰写了大量关于科学、医学、人类疾苦及共产主义道德的手稿。后移居伦敦。波兰尼曾应邀到美国讲学,并于1941年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成为佛蒙牧州本宁顿学院(Bennington College)的访问学者。在此期间,波兰尼完成并出版了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译本《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又译为《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1947年以后,波兰尼开始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并受聘为副教授,并于1957年出版了《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这一时期最终奠定了波兰尼经济人类学实在主义学派学术领袖的地位。晚年的波兰尼致力于创办经济学和政治学比较研究的跨学科《共生》杂志,并致力于深入研究文化差异,改善人类生活状况并实现世界和平等工作(卡尔·波兰尼.via: 定义来源[1] 卡尔·波兰尼_百度百科.via: 例句1. 所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社会现象都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它们可以物化,但这种物的替代物也必须处于活动的特殊功能之中,否则即失去了其特定的社会系统质。后来,卡尔·波兰尼的经济人类学中的实在(substance),就是指认一种在社会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互动过程。——《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511-512 1. Therefore, none of the social phenomena in social life are substantive, but are rather useful. They can be objectified, but the replacement material of this material must exist in the particular use of the activity, or else it will lose its given social systematic nature. Later, the concept of “substance” in Polyani’s economic anthropology would refer to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man’s relation with nature and with other men in social activity.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402.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