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方东美 |
释义 | 方东美【英】Thomé H. Fang译文来源Thomé H. Fang.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C3%A9_H._Fang 定义方东美(1899—1977),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人),一代哲学宗师,也是位杰出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现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学八大家之一。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哲学系(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1921年赴美留学,先入威斯康辛大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学至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黑格尔哲学,又回威斯康辛大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方东美.via:http://baike.baidu.com/item/%E6%96%B9%E4%B8%9C%E7%BE%8E)。回国后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前身)、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教授。1948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73年6月自台湾大学退休,同年9月任辅仁大学讲座教授。早年研究与讲学的重点在于西方哲学和比较哲学,60年代后则立足于弘扬中国哲学。主张儒释道三教并重,认为原始儒家(即孔孟儒学)、老庄道家、大乘佛法、宋明理学四大潮流汇合融通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共命慧”。主要著作有《方东美先生演讲集》、《科学哲学与人生》、《中国人生哲学》、《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原始儒学道家哲学》、《中国大乘佛学》等(南宁市档案馆,2013:239)。参加过五四运动,又与王光祈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少年学会,1920年创办《少年世界》月刊,担任总编辑。著有《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另有诗词遗稿上千首,由其弟子选编为《坚白精舍诗集》。台湾编有《方东美全集》(张岱年,2010:889)。方东美依据生命哲学和周易“生生之德”的观念,提出“机体主义”一词,用以解释中国哲学之主流与特色,称此类文化血脉、生命之源,可谓千圣一脉,久远传承,为一切思想形态之核心。进而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价值,作为“拯救”现代人类的基本手段(金炳华等,2001:346)。还著有《哲学三慧》、《生生之德》、《华严宗哲学(上、下册)》等(丁守和,1992:62)。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方东美.via:http://baike.baidu.com/item/%E6%96%B9%E4%B8%9C%E7%BE%8E)。 定义来源[1] 方东美.via:http://baike.baidu.com/item/%E6%96%B9%E4%B8%9C%E7%BE%8E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