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主人-奴仆道德 |
释义 | 主人-奴仆道德 【英】master-slave morality (a central theme of Friedrich Nietzsche’s works)译文来源master-slave morality.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ster%E2%80%93slave_morality 定义主人—奴仆道德是指弗里德里希·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提出的一个中心主题思想,是强力意志论在道德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尼采认为,有两个基本类型的道德:“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也称“老爷道德”和“奴隶道德”。奴隶道德的价值观表现为善良、谦卑、同情、利他、自我克制和自我牺牲,追求普遍的绝对的道德体系,贬低和束缚生命意志,代表颓废、向下的生命。基督教道德正是奴隶道德的体现。相反,尼采定义的主人道德作为强力道德意志,他用强力意志来说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把真、善、美的评价都看作强力意志的产物。他说“我发现有生物的地方,就有求强力的意志,甚至在奴仆的意志里也有求主人的意志”(周国平,1986:71)。主人道德的价值观表现为骄傲,力量和高贵,主人道德以自我创造、自我扩充为目的,代表了向上的生命,应该受到推崇。尼采提出高贵的人应极力弘扬主人道德、否定奴隶道德,最后超出自身、成为超人。他以此说反对基督教的虚伪的道德,提倡积极的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用它来论证等级制度,即少数统治者压迫、剥削、统治多数人的制度的合理性,并倡导不受任何道德约束的极端个人主义和非道德主义(金炳华等,2001:791)。 定义来源[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