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斐洛(Philon Judaeus)
释义

斐洛(Philon Judaeus)【】

Φίλων

译文来源

Philo.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lo

定义

斐洛(Philo Judaeus,约公元前20—约公元后50),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生于亚历山大城显贵家庭,又叫“亚历山大的斐洛”。精通希腊哲学、历史、诗歌,同时虔信犹太教,活跃于亚历山大城犹太人社团中,以希腊思想阐述犹太教经典,以斯多葛派隐喻法解经,力图融合犹太教神学、柏拉图和斯多葛派的哲学。认为柏拉图的理念和犹太教的天使是一个东西,提出“逻各斯”即神的能力,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介,并强调信仰是宗教生活的基础,其学说对“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具有较深影响”。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鲍威尔称斐洛为“基督教的真正父亲”(卓新平,2008:100)。斐洛写了历史、政治、伦理和诠释经书方面的著作,其中许多保存了下来。在斐洛看来,犹太教是人类智慧的全部。无论是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还是摩西和先知们受到神灵启示的教义,都在表明同一个理性。为了证明这一点,斐洛通过在亚历山大城常见的比喻方法,将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主义和斯多葛主义加入到对《圣经》的解读中。亚当代表了精神或者心灵,夏娃代表了感官享受,雅各代表了禁欲主义,等等(弗兰克·梯利,2014:133)。在幸福观上,斐洛不同意柏拉图的观点。柏拉图认为幸福是追求美德的结果,而斐洛认为幸福是神赐的礼物(戴尔·古德,2006:521)。斐洛借助柏拉图的理念思想,解释了创造世界的神不存在于世界之中而存在于世界之外。认为逻各斯是耶和华的语言(竹内纯郎,2005:74),是犹太教中的天使、柏拉图的理念与斯多葛派的“世界灵魂”概念三者的糅合,逻各斯是上帝与世界实践的“中介”,是上帝的智慧、权能与意志的实体化(万中航,2003:496)。在斐洛的所有著作中,对《托拉》的论述占绝大部分。这方面的著作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解释《托拉》中的法律条文,如《论创世》、《论十诫》、《论犹太族长》;第二类是对《托拉》的哲学阐发,采用隐喻式的叙述手法,将犹太律法的内在含意转化为一系列抽象哲学概念;第三类是通过对《创世纪》和《出埃及记》的评论,揭示《托拉》的神学意义,如《关于<创世纪>的问答》、《关于<出埃及记>的问答》(亚伯拉,2007:15)。相传斐洛写有《论梦》、《上帝是永恒的》等大量作品(赵匡为等,2006:176)。

定义来源

[1] 卓新平.基督教小辞典(修订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2] 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英汉对照版)[M].贾辰阳,解本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3] 戴尔•古德.康普顿百科全书(社会与社会科学卷)[M].商务印书馆,2006.
[4] 竹内纯郎.哲学告诉我[M].刘文柱译,东方出版社,2005.
[5] 万中航.哲学小辞典 [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6] 亚伯拉.犹太箴言录:60位圣哲的智慧盛宴[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 赵匡为,丁一伟.简明宗教辞典 [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例句

1. 1843年12月至1844年10月,他在《文学总汇报》上发表文章,公开背弃了原来所持的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立场,大肆宣扬主观唯心主义和英雄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主要代表著作有:《对福音的批判及福音起源史》(1840年)、《斐洛、施特劳斯、勒男与原始基督教》(1842年)等。——《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103

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本文综合研究了希腊化时期的重要思想家斐洛(约公元前25年—公元50年)的思想,并力图以斐洛为范例,厘清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化互动转型的发展方向,进而据此得出对当今东西方文化互动转型的启示。——《信仰与理性的汇融——斐洛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The thesis focuses on one of the most famous thinkers Philo Judaeus at the Hellenistic times. It is an all-round studies in order to master the Philo’s thought wholly, and then to discus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when the ancient Greek culture and ancient Jewish culture met and began to effect mutually in order to get the bi-direc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at the Hellenistic Times, and then aims to find some inspiration for today’s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syncretizing between East and West by Philo.

例句 2: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斐洛与普罗提诺的神性与人性文论,以及西方文论从古希腊人性至中世纪神性的学理转向,以期对国内学界就此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作一补充。——《走向神坛之路——古希腊至中世纪文论转向规律探:斐洛和普罗提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vinity and humanity the Philo and Plo Tino theory, and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from the ancient Greek human nature to divine science to the middle ages, with a view to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relatively weak as a supplement. The paper consists of nine parts.

例句 3:
本文考察了斐洛“上帝观”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理论影响,指出其“上帝”概念具有无限的终极的存在、创造者、逻各斯、人格的他这四种基本属性,这四重属性已大致勾勒出后世的“上帝观”的面貌。——“斐洛的上帝观述评”,载于《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God” Philo’s backgrou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