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信条》
释义

《信条》【英】

Credo

译文来源

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8: 32.

定义

俄国经济派代表人物叶·德·库斯柯娃著。写于1899年。为经济派纲领性文件。认为当时西欧形势的变化促使党更加努力地进行经济斗争,巩固经济组织,并改变对其他反对派政党的态度。认为俄国的政治压迫沉重,在俄国进行政治斗争非常困难,只能进行经济斗争,俄国工人阶级在经济斗争中可学习如何组织和触及政治问题,这样就可能建立起某种最适合俄国情况的组织。得出结论说:“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出路只有一条:参加也就是帮助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并且参加自由主义反对派的活动。……俄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那种以政治空谈来掩盖的政治上的天真,可能使他们上一个大当。”列宁写了《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对《信条》进行批判。

定义来源

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李宗禹等. 新编世界社会主义词典[Z].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例句

1. 列宁把库斯柯娃的《信条》(Credo)和两份俄国工人报刊《工人思想报》(Rabochaia Mysl)、《工人事业》(Rabochee delo)杂志当做“经济主义”的典型加以抨击。——《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5:87

1. Lenin attacked the Credo of Kuskova and the two Russian workers’ newspapers Rabochaia Mysl and Rabochee delo as typical of “Economism”.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94.

2. 由此,产生了伯恩施坦的政治渐进主义:社会主义正在实现。1898年,他在概括其《信条》的内容时宣称:我坚信,今天这一代人必将看到,社会主义即使不是正式的形式上,至少也是在内容上已经大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5:27-28

2. Hence Bernstein's political gradualism: socialism was being realised. In 1898, he declared, in a summary of his Credo: It is my firm conviction that the present generation will already see realised a large part of socialism, if not in official form, at least in content.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32.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新近发现的罗莎.卢森堡的《信条》一文,被视为卢森堡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第三篇批评,它既反对取消主义的“瘟疫”,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组织上的集中制”。——“罗莎·卢森堡的《信条: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状况》一文述评——兼论卢森堡思想的当代意义与弱点”,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

例句 2:
第三节则论述了主权传统信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自由主义者采用分裂的冲突范式看待世界,因此总是陷入矛盾。——《主权的现代性危机》,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sovereignty's traditional credo and the solving of the problems. The liberalism uses the separated conflicting paradigm to observe the world.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1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