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审美关系
释义

审美关系【英】

aesthetic relation

译文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12.

定义

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简称。即人在实践中与现实发生的审美、创造美的关系。德国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美对主体心灵的关系”时,认为这种关系区别于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审美是“把对象作为美的对象看待”,是人从自己认识、实践的对象中发现白己、复现自己。这一思想已触及到“审美关系”的实质。同时,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即“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1979:142)。最早提出“审美关系”这一概念的是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审美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关系,人的审美和创造美都在这种关系中演进。这一思想为后人所沿用和发展。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件事物如果能够完全表现出该事物的观念来,它就是美的”,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说,“凡是出类拔萃的东西,在同类中无与伦比的东西,就是美的。”一件东西必须出类拔萃,方才称得上美,这是千真万确的(车尔尼雪夫斯基,1979:3)。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从审美上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关系。包括人同审美对象的实践关系,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审美特性的关系,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创造美、发展美的关系。它同人与现实的实用关系,政治、经济、伦理关系,认识、改造关系,意志、情感关系等相互联系、制约、渗透。它由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客体具备的审美特性是它形成的客观基础,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它形成的主观条件。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人对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是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的前提。在审美关系中,客体制约着主体,主体又发挥着能动性,不断发现、改造客体,使审美对象具有人的社会的内容,渗透进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智慧,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审美关系由主客体之间相对应的本质力量所决定,其实质是人对现实世界的精神把握和对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其内涵是人对现实的理智认识关系、意志伦理关系及情感体验关系的统一。它在人的社会实践、审美创造美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实践产生审美的需要,沟通人与客体美的联系,锻铸人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它使人从审美上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从而使客体成为审美的客体,主体成为审美的主体。在人类初期,它的产生后于实用关系,或包容于实用关系之中,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成为社会的审美者时,它才逐步形成,并具有独立的意义,它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美和审美心理、意识的性质、根源、发展、作用等都植根于审美关系之中,人只有置身于特定的审美关系中才能认识美和创造美(审美关系.via: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对审美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它是美学的基本问题、核心内容,贯穿于美、审美、美的创造和美学范畴中;有的认为它与“美学”是同义反复,不能揭示美学的特征;还有的认为它仅着眼于审美,但不能概括美学的全部内容。

定义来源

[1]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
[2]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 审美关系.via: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真理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基础;工具是真理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中介。真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论真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载于《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Human beings’ social practice is the ba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of truth; tool is the interaction media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e relationship mainly embodies as practice relationship, recognition relationship, value relationship and aesthetic relationship.

例句 2:
在《论语》中,尽管孔子可能有其儒家比德观,但并无其明确的“比德”自然美观;尽管孔子美学整体上可以归诸伦理美学名下,但相关诸章中讨论自然审美问题的自然美思想并非必然是比德性的。因而孔子的自然美思想是独立的,它体现了孔子对于人与自然及其审美关系的洞见。——“孔子的自然美思想:何以是与是什么”,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Moreover, he showed a view of natural beauty in his discussion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ok, but he did not openly declaim a cohesive-moral view, although his aesthetic theory was generally regarded as ethical aesthetics. Therefore, Confucius stood alone with his theory of natural beauty, which embodies his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nature and beauty appreciation.

例句 3:
敬意的自然观在把自然当作人类主体的认识和改造对象时,更强调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伦理价值关系以及敬畏关系,自然与人有着主体性的精神交流。
This paper tries to identify a sense of respecting nature with a reverent attitude both to nature and to human itself.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