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
释义 |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英】socialist humanism译文来源[1] 金炳华.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264. 定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以马克思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现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人道主义”(金炳华,2002: 359)。这些伦理原则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人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建立团结、互助、互爱、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人的现实幸福和全面发展;推崇人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前者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阶级社会中,人道主义不可能成为全社会成员普遍适用的价值原则,就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来讲,它将 “使人道主义由一种抽象的、有阶级局限性的伦理准则变成普遍的、适合所有社会成员的伦理准则”(陈荣富,1994:38)。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致力于使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道化,建立一个“真正人的社会”。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动力源泉之一,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本质上来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因此,只有在理论上保持清醒的认识,立足于实际情况,并以实践的方式改造不人道或反人道的社会现象,加强宣传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定义来源[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例句1. 这个纲领还要求反复灌输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正统的列宁主义传统中早已不存在的概念)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道德。——《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5:150-151 1. The Programme also called for the inculcation of a communist morality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ist humanism—a concept long absent from the orthodox Leninist tradition.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159. 2. “实践派”简史见于马科维奇(Markovic)和科恩(Cohen)合著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兴衰》。最好的批评来自知情人斯托雅诺雄奇(Stojanovic)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还可参阅彼得罗维奇(Petrovic)的《20世纪中期的马克思》。——《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5:157-158 2. A short history of the Praxis group is contained in Markovic and Cohen’s Yugoslavia: The Rise and Fall of Socialist Humanism. The best critique by an ‘insider’ is Stojanovic’s Between Ideals and Reality. See also Petrovic’s Marx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166.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