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柯塔宾斯基
释义

柯塔宾斯基【英】

Tadeusz Marian Kotarbinski

译文来源

[1] Tadeusz Kotarbiński. via:
https://pl.wikipedia.org/wiki/Tadeusz_Kotarbi%C5%84ski
[2]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83.

定义

柯塔宾斯基(1886年3月31日—198110月3日)为波兰哲学家、教育家。早年在里沃夫大学受教,1912年获博士学位。1918—1957年在华沙大学任讲师、教授,1957—1962年任波兰科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知识论、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纲要》(1929)、《逻辑史讲义》(1957)。《柯塔宾斯基选集》第1、2卷分别于1957、1958年出版。柯塔宾斯基的哲学思想,是实物主义──泛物主义──具体主义三位一体的体系。他的实物主义主要是一种以语义学为基础的本体论学说。在其语义学中,真名与伪名之间的区别是最根本的。真名指在时空中占一定位置的具体事物,凡不指具体物理对象的名词都是伪名,如“圆”、“年龄”等。他宣称,一切伪名所指的伪对象,既不存在于具体物质事物的世界中,也不具有任何其他意义的存在。他认为要使语言精确,就应当并且能够把一切伪名消除掉(柯塔宾斯基.via:http://www.baike.com/wiki/%E6%9F%AF%E5%A1%94%E5%AE%BE%E6%96%AF%E5%9F%BA%EF%BC%8CT.&prd=so_1_doc)。他用这个名称来说明:所谓意识的内容、触觉的实质、颜色、声音,都是虚构的;我们感觉到的颜色、声音等,在这种意义上才有事物的概念(金炳华,2003:783)。柯塔宾斯基还把能经验的主体和物体等同起来,主张“凡灵魂都是物体”。在他看来,既然性质、关系等等都不存在,而灵魂就是物体,所以凡存在者都是物体,物体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存在。这样,柯塔宾斯基就从其实物主义发展到泛物主义。柯塔宾斯基实物主义进一步发展便是具体主义。具体主义基本上是一个语义学原则,即:应当把任何陈述简约为仅仅含有具体名字的陈述。它同时也是一个本体论原则。然而,柯塔宾斯基的信徒们并不试图从本体论方面发展具体主义。但作为语义学原则的具体主义影响却很大,成为逻辑和数学基础重建中的一个唯名论(见唯名论与实在论)纲领(柯塔宾斯基.via: http://www.baike.com/wiki/%E6%9F%AF%E5%A1%94%E5%AE%BE%E6%96%AF%E5%9F%BA%EF%BC%8CT.)。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 柯塔宾斯基.via: http://www.baike.com/wiki/%E6%9F%AF%E5%A1%94%E5%AE%BE%E6%96%AF%E5%9F%BA%EF%BC%8CT.&prd=so_1_doc
[3] 柯塔宾斯基.via: http://www.baike.com/wiki/%E6%9F%AF%E5%A1%94%E5%AE%BE%E6%96%AF%E5%9F%BA%EF%BC%8CT.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后来的技术哲学家如M•邦格、J•阿伽西、H•斯科林姆夫斯基等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柯塔宾斯基和赫伯特•西蒙的看法。——“技术活动与哲学思维”,载于《哲学研究》1989年第2期

例句 2:
正如塔•柯塔宾斯基所说:“如果要完全理性地接受某一计划的话,那么,一切被此计划所预定的行动都应该在此计划接受之前就已被实施”。——“论决策认识的可行性限域”,载于《求索》1995年第4期

例句 3:
此外,还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由卢卡塞维奇、莱斯涅维斯基、乔维斯蒂克、柯塔宾斯基、阿扎柴维奇以及也许是最著名的塔尔斯基等人组成的波兰学派,塔尔斯基的工作尤其是他对卡尔纳普的影响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的历史”,载于《哲学译丛》1987年第2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