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理论
释义

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理论【英】

the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in the socialist period

译文来源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265.

定义

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理论“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状况、特点的理论”(金炳华,2002:32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说明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还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追复辟的危险性。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还存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国家正处在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时期,过去是人和人开战,现在是人和自然开战,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后来由于他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错误判断,对马克思主义某些论断的误解,而步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歧途,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一些损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自此以后,所有的阶级斗争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并为这个中心服务。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胜利,在波浪起伏中逐渐缓和,直至最终消灭。

定义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苏共二十大所暴露的问题及其引发的事件,使毛泽东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阶级斗争的可能性,并对我国阶级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重大理论成果。50年代末,中共在整风运动与“大跃进”运动中的曲折促使毛泽东提出“反修、防修”的观点,先后发动了反右派斗争和反右倾运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理论初步形成。此后,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以苏共二十大为争论核心的中苏大论战爆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理论,使其正式形成。可以说,苏共二十大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苏共二十大对毛泽东所产生的这种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 ——“苏共二十大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理论形成的影响”,载于《党史博采(理论)》2016年第12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10: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