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美的思维方式(又作审美思维方式)
释义

美的思维方式(又作审美思维方式)【英】

the mode of aesthetic thinking (an idea developed by German philosopher Alexander Baumgarten)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976.
[2] Interdisciplinary Mode of Aesthetic Thinking: Philosophical and/or Empirical. via: https://www.academia.edu/4194635/Interdisciplinary_Mode_of_Aesthetic_Thinking_Philosophical_and_or_Empirical

定义

德国鲍姆加登用语。既指美学研究的对象,即完善的感性认识,又作为对艺术特征的一种界说。在《美学》一书中提出。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完善的感性认识也即美之思维方式。由美的思维方式获得的美与客观事物的美不同,在这种认识里,丑的事物虽本身不完善,但通过完善的感性认识可变成完善的、美的。美的事物尽管本身是完善的,但因感性认识的不完善,也可以变成不完善的、丑的。艺术的特征就在于“以美的方式去思维”。只有具有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天赋倾向,即天赋的感受美的能力,才能从事艺术创作。鲍姆加登的这一概念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对近代西方美学发生很大影响(金炳华等,2001:976)。它有多种类型,按其性质、方式有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按其层次、方向有平面思维、立体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按其能动性、创造性有直觉思维、辩证思维、灵感思维、意象思维等。人的审美思维活动的范围、能力是历史发展的,不同文明阶段的人和不同个体之间,其思维的方式、指向、能力具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在审美创造美活动中,一般以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为主,又同抽象思维相互作用、互补互进,并伴以辩证思维、意象思维等,是多种思维方式综合运动的过程(朱立元,2010)。它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思维能力,是人把握对象的相互联系、审美特性和发展规律所必经的思维活动、心理活动,为审美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现象上升到本质,并由审美认知发展到情感活动,由审美接受提升到能动创造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抛弃寻找本体性“美”的思维方式,研究审美现象发生的原因、过程和规律,是中国美学的发展之途。——“也谈中国美学的发展之途——兼与朱立元先生商榷”,载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The proper way to develop Chinese aesthetics is to give up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pursuing “beauty” in substance, and to study the causes, process and rules of the aesthetic phenomena.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