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奴族 |
释义 | the slave race/clan “奴族”是一种比喻用法,指年轻人因为买房、买车、抚养孩子而辛勤劳动,几乎失去了休闲或优哉游哉过日子的快乐,简直成了奴隶的意思。“奴族”有许多类别。 “白奴(white-collar slave)”是“白领奴隶”的简称。他们拥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靠为雇主服务赚取报酬。“房奴(mortgage slave)”、“车奴(car slave)”、等,分别指因买房或买车背上按揭负担的人。“医奴(slave of medical expenses)”指因为巨额医药费而负债的人群。过节了,人们免不了要送礼,但是要送多少是个难题。少了拿不出手(unpresentable),多了则确实成为负担,于是成了“节奴(slave of festivals)”。垄断行业的消费者别无选择,只能被迫接受这些行业制定的霸王消费条款(inequality consuming clause),被称为“垄奴(slave of monopolization)”。“坟奴(grave slave)”,指为亲人办丧事费用太贵而成为负担的人。有人说:“如今死都死不起(People cannot afford even to die now)。”“卡奴(card slave)”的意思不一样。2010年《北京晚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卡奴”是这样炼成的》的特写。(How One Becomes a Card Slave)各种卡为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如有了“工资卡(salary card)”,不用再到单位去排队领工资,对退休人员尤其适合;“医保卡(medical insurance card)”使看病变得十分方便,无须先垫付再去报销;办一张“银联卡(UnionPay bank card)”,出去买东西,甚至出国都不用带许多钱,也不用怕小偷;“公交(一)卡(通)(public transportation card)”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这些“卡”大概起源于美国的“信用卡(credit card)”。还有一类“卡奴”指的是商场和超市“积分卡(loyalty card)”的奴隶。不少人为了积分而无计划大量购物。积了上千分,结果得到的回报却是一些不值钱、不实用的小商品。每年年底,商场往往会“清零(reset)”,也就是积了一年的分,因为不够一定的分数而被一笔勾销(clear off)但近年出现的购物卡(shopping card)、“礼品卡(gift card)”。后来还出现过“自行车奴(bicycle slave)”。原因是现在多数人住楼房,存放自行车也成了问题,每天上下来回搬实在太吃力,只好放在楼外。然而,无论上几把锁也奈何不了小偷(can never stop bicycle stealers)。被偷一辆就得花钱再买一辆,这对一般工薪阶层,尤其是广大打工者,可绝对不是一个小负担,可不成了“自行车奴”了吗?由于菜价上涨,还出现了“菜奴(slave of vegetables)”一说,更有人出点子教人们买菜如何省钱,称之为“菜奴省钱攻略(tips about money saving in buying vegetables)”。本来团购是为了省钱,可是有人团购成迷,整天在各种媒体上寻找团购的消息,参加团购买了许多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据《北京晚报》报道,有一位女士44天参加了22次团购,到后来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团购过什么东西,成了典型的“团奴(group buying slave)”。“养老奴(slave of providing for the old)”指为了赡养老人而生活困难的人群。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但是养老成了一个大问题。一线城市公立养老院(house for the senior)的床位有限,排队几年都未必排上,私立养老院的收费非常昂贵。大多数人愿意尽养老的责任,愿意当“养老奴”。可是如果送父母进老院,将来就没钱给自己养老了。当房奴或者孩奴再苦再累,是个升值投资,而当“养老奴”,是个弹尽粮绝的付出。有人说,中国式的家庭温情最后会毁在缺钱上。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830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