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在的判断 |
释义 | 实在的判断【英】the judgment of inherence译文来源[1] Marx, K. & F. Engels.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25) [M].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87: 504-505. 定义实在的判断即“质的判断”。德国黑格尔用语。黑格尔《逻辑学》中判断分类中的一种,黑格尔把判断划分成质的判断、反映的判断、必然的判断和概念的判断等四大类。质的判断是指关于事物感性方面的特定存在的判断,亦称直接的判断。黑格尔认为:“直接判断是关于实在的判断”(黑格尔,1980:345),“在直接判断里,主词和谓词似乎彼此间只在一点上接触,他们彼此并不相吻合”(黑格尔,1980:346)。它的谓词往往是一种共性、是主词的一种直接的感性性质,所以亦称“实在的判断”。它的形式是“个别是普遍”,它断定某个别事物具有某种普遍性质,如“这朵玫瑰花是红的”或“这朵玫瑰花不是红的”便是质的判断,谓词“红的”是一种感性上的普遍性(金炳华,2003:27)。相对于“玫瑰花”而言,对它的描述不可能仅仅限于颜色,还有形状、气味等;相对于“红色”而言,除了玫瑰花还有很多东西是红色的。而“玫瑰花是红色的”则只是选取了“玫瑰花”和“红色”这一定在形式形成了这个质的判断。因此,直接判断或质的判断的描述并不能达到对主次的真理性的判断,而只能说这种判断是符合经验的、现象的,是对实在的“不错”的描述(王英,2012:32)。黑格尔试图按认识的发展来对判断分类。它的形式与内容没有结合起来,所以质的判断是认识事物现象的初级形式的判断。质的判断可分为直接判断(肯定判断和简单的否定判断)和无限的判断,划分的依据是主谓词间是否相统一。肯定判断只涉及主词、谓词在某一点上的接触,而不是完全吻合,更谈不上主词为谓词所完全决定,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简单的否定的判断要比肯定判断更高级,因为它不仅揭示了主谓词的联系,而且还认识到了主谓词之间的差别。无限的判断是一种主词和谓词完全不相干的否定判断,如 “狮子不是桌子”等。它不仅是主观思维的一个偶然形式,还暴露了直接判断的有限性和不全面性,同时给出了直接判断的最近的辩证发展结果。质的判断处于判断的最低层次,是人们把握事物抽象同一性的有效手段,还为形成更高层次的判断提供了直接的思维材料(汪馥郁,朗好成,1990:186)。 定义来源[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27. 例句1. 够了,已经到来了这样的时候,人的脑子已经发展到足以下这样一个判断:摩擦是热的一个源泉,这是一个实在的判断,并且是一个肯定判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1973:567 1. Enough that the time came when the human brain was sufficiently developed to be able to formulate the judgment: friction is a source of heat, a judgment of inherence, and indeed a positive one. -Quoted from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25), 1987: 504-505.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