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部形式与外部形式 |
释义 | 内部形式与外部形式【英】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m译文来源[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第一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644. 定义又称“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指相互区别的表现内容的方式的一对哲学范畴。内在形式是与内容紧密相关、表现内容本质的形式,它是内容的内在组织结构,是构成内容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外在形式是与内容不直接相关的外在表现方式,它不表现内容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使不同内容的事物相互区别的外部形态、外部表现(廖盖隆,1993:271)。黑格尔从内容是质料和形式的对立统一这一矛盾本质出发,把内容本身理解为一种活生生的矛盾运动过程,即理解为本质自身的一种发展,所以,他指出内容就是“发展了的形式”(黑格尔,1980:281)。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都是事物内容的表现形式,但它们与内容的关系有本质的不同。内在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并与内容是直接统一的,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内在形式。它包含于内容自身之中,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素和环节。内在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它与内容一起表现着事物的本质,对内容有着积极的反作用,它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内容的发展变化。外部形式与内容不是直接统一的关系,它不表现内容的本质,同内容的联系是外在的、间接的,即只同事物的现象相联系,表现事物的外部形态。所以一种内容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外部形式,一种外部形式可以表现多种内容。外部形式的发展变化一般不会影响事物内容的发展变化(廖盖隆,1993:271)。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的区分对于文学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文学艺术内容的内部结构性、组织性,形象联系的合理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等,直接表现着文学艺术作品的思想主题,它们是和文学艺术内容直接统一的内部形式。在此意义上,内部形式也就是内容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又要通过物质材料,通过文学艺术思想的物化形态表现出来,以供观赏。物质材料等文学艺术思想的物化形态,构成文学艺术的外部形式,其外部形式对于文学艺术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事物的外部形式具有不同的层次,其中,有些与事物的内容存在着一定联系,有些则并不和事物的内容直接相关(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2002:644),外在形式的层次要与事物的内涵相适应,才能更好地表现内容。唯物辩证法首先重视事物的内部形式,认为内部形式和内容一起共同表现着事物的本质,它对于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注意事物的外部形式,认为它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一个因素(彭漪涟等,2010:628)。 定义来源[1]廖盖隆.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