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心外围理论
释义

中心外围理论【英】

the center-periphery theory

译文来源

[1] 胡代光,高鸿业.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Z].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99.
[2] 刘伟,梁小民,雎国余,杨云龙.经济学大辞典[Z].团结出版社,1994:86.

定义

普雷维仕在1950年发表的著名论文《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中首次提出的表述国际经济关系的学说。这一理论,指出了国际经济运行中发达的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不平等的经济地位,推导出了改变不平等状况的有关政策建议,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之一。
普雷维仕考察了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状况,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描述成为一个“经济星座”。其中心是工业国,工业国多受惠于其中心地位和早期技术进步,组成了为他们利益服务的整个体系。外围是广大参差不同的生产和出口原料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以本国自然资源的功能与中心发生联系,从而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结合在这个体系之中。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因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各个国家技术进步的发展程度不一样,从而在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产生了差异。一些国家技术发展快,劳动生产率高,善于进行创新,以制造品的生产为主,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另一些国家技术发展慢,劳动生产率低,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外围”。 中心是技术创新者,经济利益获得者和发展的动力,外围则是中心的附庸、原料提供者和技术模仿者。就每个外围国家而言,它和中心联系的方式和程度,主要取决于它的资源和动员资源的经济及政治能力。在外围国家中,技术进步的渗透和推广总是太慢,以致不能吸收全部劳动力进入生产,从而技术进步及其成果集中面向出口的经济活动,成为其中大部分人口依旧处于发展边缘的非同质社会结构的特点。所以,现有的国际经济关系事实上起着加强中心吸入外围收入的作用。普雷维仕还进一步指出,技术进步开始于中心,其成果也基本上留在那里,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利润和工资的提高,并没有以提高生产率和全面降低物价的方式向外围扩散。外围的作用主要限于提供初级产品,初级产品生产率的提高虽然缓慢,但任何提高而得到的结果都是价格的下降。这就使中心和外围之间产生丁收入增长率的差距,这种差距又由子初级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而日益扩大。所以,在中心,收入的增长刺激了需求和不断的技术革新,并大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而外围的工业化却被大大推迟了,而且是在中心继续不断的危机中进行的。这就加强了外围模仿中心的趋势,照中心的样子亦步亦趋,力图采纳它们的技术和生活方式,追随它们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并复制它们的体制。所有这一切都渗透到外围的社会结构之中,使其大大落后于中心的最先进的结构,并引起极为重要的变化和矛盾,扩大着经济、社会、政治极大的不平等。
普雷维仕认为外向发展模式不能使外围国家充分发展。他提出的发展政策的目标是,建立一种能克服先前模式局限性的新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目的是工业化,其中心点是把资源配置在满足国内消费的工业生产方面,即是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随着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从中心国进口机械设备随之增加,贸易收支恶化的压力随之加强。为了加强外围国的支付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部门的出口。这就要求中心国开放市场,取消对外围国家的贸易保护。为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提出,挽救外围国家需要工业化。但是外围国家工业化不是其自身所能解决的。它要求在中心国家取

定义来源

刘伟,梁小民,雎国余,杨云龙.经济学大辞典[Z].团结出版社,1994.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传统城乡空间演化是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认为城乡空间的拓展和变迁是二三产业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现象,源于中心-外围理论的产业集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农村一致被认为是城市的腹地,从属于城市的控制。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跟企业一样,都属于经济组织,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城乡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城乡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乡空间演化的过程必然会伴随城乡空间价值链的增值。——“基于价值链的城乡空间一体化研究”,载于《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5期
The traditional rural spatial evolution i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erspective to explain that rural spatial expansion and changes ar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from urban to rural diffusion phenomena from the center-periphery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of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forces together the role of the rural hinterland of the city is considered to he consistent with and subordinate to the control of the c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well a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enterprise all belong to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has its own law of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evolu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comes from the space and rural value chain reorganization  restructuring and transfer.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evitably accompanied by added value chain. Explore the value ch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spatial evolution mechanism problem with the multiplier effect, expanding the space for urban and rural economi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0 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