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释义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英】a hundred flowers blo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may a hundred flowers blo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译文来源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8: 249. 定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总结党领导文艺和科学事业的经验,在1956年提出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该方针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处理国内科学、思想、文艺宣传事业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反对利用行政力量去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而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主张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和实践去解决,而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韩明安,1991:11)。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系统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方针,同时也是长期性而非暂时性的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贯彻受到干扰和破坏。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一方针实际上被废弃。直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方针才得到逐步的贯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否则势必背离四项基本原则,抹煞真理和谬误间的界限(卢之超,1993:20)。 定义来源[1] 韩明安.新语词大词典[Z].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例句1. 1956 年5月,毛泽东对中国一定程度的自由化现象表示支持,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237 1. In May 1956 Mao Tse-tung gave his support to certain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by launching the slogan “may a hundred flowers blo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249.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