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具论》
释义

《工具论》【英】

Organon

译文来源

Organon.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ganon

定义

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汇集。公元前1世纪逍遥学派安德罗尼科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解释篇》(《命题篇》)、《前分析篇》(《分析前篇》)、《后分析篇》(《分析后篇》)、《论辩篇》(《论题篇》、《正位篇》)、《辨谬篇》(《论诡辩式的反驳》)等6篇逻辑作品编辑在一起出版,约公元6世纪时拜占廷逻辑学家称之为《工具论》。各篇写作时间已不可考,一般认为《范畴篇》最早,《前分析篇》和《后分析篇》最晚,对其余各篇意见不一。中世纪曾出版有拉丁文本。自德国学者伊·贝克尔编校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希腊文本》(5卷本,柏林183—1871年出版)问世以来,各种文本以及引用亚里士多德原文时往往加注此书页码,以资参照。中译本有2种:1、《范畴篇》、《解释篇》,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方书春译。2、《工具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李匡武译。《工具论》系统地讨论了形式逻辑问题。其中,《范畴篇》讨论作为谓词的种类和现实的规定性的种类的范畴,以及词义、概念等问题。《解释篇》结合语词、语句,讨论判断(或命题)问题,包括词和句的定义、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矛盾命题、相反命题,以及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等。《前分析篇》讨论推理的有效性,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各种三段论的类型、作用及规则,以及归纳推理等问题。《后分析篇》讨论证明的条件、种类、方法和构成因素,以及定义和证明之间的关系等。《论辩篇》讨论论辩的艺术、推理的方法和谓词的理论。《辨谬篇》为《论辩篇》的续编,是专门剖析和驳斥各种谬误和诡辩的。本书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形式逻辑学体系,是逻辑学的经典著作(陈远,1992:111)。

定义来源

陈远.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社会和人文科学[Z].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工具论的思维把人当成了工具,把人的存在设定成了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以分析技术的本质和人与机器(人)关系为视角》,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Man is considered as a tool by the instrumentalism, and is further reduced as a function.

例句 2: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的“范畴篇”与《形而上学》中的相关论述进行分析,加之对西方哲学、现代汉语等工具书的比较分析,使得古希腊语、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桥梁显现出来,得出了“性质”是事物区别于不同名称事物的重要差别,以及“刑法的性质”就是刑法特有的东西的结论。——《刑法的性质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By reading and analyzing some books o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such as Aristotle’s The Organon and The Metaphysics, and some bilingual dictionaries, the author finds the bridges among ancient Greek, English and Chinese. Quality is the thing with a different name tha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s. So the qualities of criminal law are the things owned only by criminal law.

例句 3:
本文选择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工具论》和《物理学》中的科学哲学思想展开研究。——《亚里士多德科学哲学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This paper chooses the metaphysics, Organon and Physics to research Aristotle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8:41:32